继续建立整改工作制度。建立“一把手”约谈制度。市委书记黄少萍先后6次召开整改整治项目工作会议,督促市领导和各县(市、区)主要领导按时序进度落实整改任务。各级督导组坚持每个月集中1次到派驻单位开展督导活动,着重检查各地各部门整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对整改不到位、问题突出的责任单位“一把手”及时约谈提醒。建立“销号”管理制度。每个问题整改后,责任单位向上级活动办报送整改总结报告,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予以“销号”,不合格的及时提出意见、限期完成整改,确保整改一件、销号一件。每月21日,各地各单位按照整改到位、部分整改到位、尚未启动整改3类,向市委活动领导小组报告整改项目落实进度。建立量化评估制度。各地普遍将整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范围,绩效考评权重占5-10%不等,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督查室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对各级各部门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盘点分析,定期公开通报情况,对未达到时序进度要求的进行扣分。 重点推进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的整改。贴近民生抓整改。紧扣群众普遍反映的入学难、就业难、就医难、办卡难办证难等问题,每个市直单位重点推进2件以上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整改项目,并由分管市领导挂钩负责。目前,市直单位确定的136个重点整改项目中已完成123个。比如,市人社局针对社保卡制发慢问题,制定《泉州市社会保障卡管理暂行规定》,新增厦门卡厂,实现就近制作,之前6.18万张未制作的城镇社保卡现已全部完成制作。聚集“四风”抓整治。市委围绕“四风”突出问题确定的整治文山会海等26个专项整治项目,目前已全部完成。比如,在整治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方面,全市召开会议数较活动前减少25.63%;文件简报和内部刊物印发数量明显减少,下发文件数较活动前减少13.98%;评比表彰活动泛滥情况得到规范清理,项目数较活动前减少40.93%;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机构数较活动前减少了958个;“一票否决”事项数较活动前减少16项。 公开整改情况接受群众评判。针对市四套班子整改方案及整改清单落实情况,面向社会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网站,征集意见建议。借助《泉州晚报》、泉州电视台、“泉州网”等媒体的专栏专题,广泛宣传报道深化整改整治、健全规章制度的经验做法和成效,公开曝光整改不到位、“四风”反弹回潮的典型案例,先后在媒体上点名道姓通报2批9起典型案件。积极运用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组织撰写24篇评论文章,开展正面舆论引导。畅通整改落实的监督、评判渠道,依托群众评议意见箱、“政风行风热线”“政风行风直通车”、网络“互动专区”、党代表工作室、社会调查等平台,广泛开展“问成效”活动。比如,市人大组织对各县(市、区)食品安全监管进行视察期间,在《泉州晚报》发布公告,鼓励群众在视察期间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市政协结合县(市、区)政协主席工作座谈会、委员年度视察等活动,邀请政协委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评判整改项目落实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