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明起施行
2023-07-31 08:39:38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法规亮点】 这部法规只有8个条款 很简短但直面问题 这是一部“小切口”法规,小视角、小体量,很简短但直面问题。 法规一共8条,扣除开头的立法目的和最后的施行日期,其余6个条款都聚焦了市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斑马线上的交通安全问题,在总结厦门近年来斑马线治理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从斑马线设置、通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补充细化。 此前,关于斑马线管理的规定散见于不同法律法规,零散不系统。斑马线是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三者交集的地方,三者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通行权怎么安排?路权如何公平分配才能既保安全又更好提升通行效率?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在这部法规里都进行了系统规定。 “这是厦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小切口’立法解决社会治理领域‘大问题’的生动实践。”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吴涛说,本次法规审议修改中,秉持“有几条写几条、成熟几条定几条”的原则,注重务实管用,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切小题目、切细内容、切实措施,追求短小精悍、简洁明了、靶向发力、快速灵活,主要发挥地方立法补充性、实施性作用。 对“低头过街”行为说“不” 针对近年来,行人通行斑马线较为突出的浏览电子设备等不文明行为,厦门希望通过立法,引导市民对“低头”等“任性过街”行为说“不”。 法规在《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禁止性规定。法规明确,行人通过斑马线,应当尽快通过,不得坐卧、停留、嬉闹、浏览电子设备,如果违反了规定,妨碍到车辆合法通行,处以警告或50元罚款。同时,法规倡导行人通过斑马线靠右侧通行。 苏国强认为,这并非小题大做。从全国范围看,因一边刷手机一边过马路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有数据显示,低头看手机时,平均视野只有正常走路的5%,平均步行速度也减慢16%至33%,不仅容易导致事故,还因“慢吞吞”阻碍了交通。目前,国内已有多地立法或出台规章治理过马路“低头”行为。 推广设置行人按钮信号灯 斑马线的设置,并非越多越好。法规明确,设置斑马线应当综合考虑行人横过道路需求和车辆通行效率,保持合理间距,并统筹兼顾其他行人过街设施的规划设置。 针对斑马线“人非混行”问题,法规明确,交叉路口的斑马线旁,具备条件的,应当合理设置非机动车专用过街通道,实行非机动车、行人分道通行,这不但能减少混行带来的危险,还能提高通行效率。事实上,早在两三年前,厦门已试行“人非分离”斑马线,交警部门不断跟踪成效,对此类斑马线进行了多次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交警部门表示,接下来还将继续推动这项工作,在有条件的地方继续增设“人非分离”斑马线。 自助式红绿灯也受到市民关注,这是在常规红绿灯基础上,增加行人请求功能。行人过街前,按下按钮,系统接收到请求信号后,会在行人和机动车通行时间里找一个平衡点启动绿灯,避免行人、机动车的无效等待。法规提出,可推广设置行人按钮信号灯,根据道路通行需要,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车辆右转信号灯等设施。 鼓励公众参与实现共治共享 面对斑马线违法行为取证难、执法难的问题,法规明确,推进斑马线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全覆盖,交通流量大、交通事故易发的斑马线优先设置。 为了提升斑马线安全管理的治理效能,拓宽社会公众参与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的途径,法规明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健全有关意见的收集、论证和反馈机制,充分听取社会公众对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的意见。社会公众还可以通过拍照、录像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违法行为。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