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海源机械、金利科技等企业发布了拿地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非房企”虽来自不同领域,但是却同时瞄准时机,出手圈地。据记者了解,部分企业所拿地块除了用于住宅开发,多属于工业用地性质和商业用地性质。有业内专家表示,工业用地一般价格低廉,将来如果卖掉,只赚不赔,而商业用地则可以借助企业自身的社会资源予以经营。
涉足地产掘金
实际上,在正略钧策房地产合伙人郝炬看来,非房企涉足房地产领域属于正常现象。郝炬向本报记者表示,2011年第三季度,虽然有一波“非房企”因为调控等各种因素退出了房地产行业,但整体来看,“外行”盖楼将成为一种趋势。而从历史上看,“外行”企业甚至是一些外资企业进军中国房地产领域也由来已久,2006年,雅戈尔、格力等一批企业率先进入地产行业淘金,这是外行涉足地产的第一波高峰期。而第二波则出现在2009年,海尔地产是典型企业之一。
据记者了解,海尔地产确实在地产领域吸金不少,连年成为海尔集团利润冠军。郝炬表示,上述一些“非房企”频繁圈地可能是出于,企业认为现在是圈地的适当时机,此外就是看中了地产行业未来整体发展的利好前景。而从企业本身来讲,一般这些企业品牌知名度较高,产业资源丰富,资金相对充裕,因此在企业产业链扩张方面首选地产,使其成为企业资产配置的一方面。
不过,郝炬表示,外行进入房地产领域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因此不少企业选择与代建业务成熟的企业合作,以此降低企业风险。
“一般‘非房企’投资地产规模较小,涉及资金不多,另外土地成本并不高,尤其是工业用地土地成本,可以自用,可以出售,经营手段灵活,因此进退地产行业速度较快。”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向记者如是表示。
宋延庆同时强调,实际上,“外行”进入房地产行业也与中央对楼市的调控政策有关,目前市场预测调控政策已经筑底,土地价格又处于低位,自然吸引了一些“非房企”再度进军地产行业。
除此之外,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直言,事实上,有很多不同领域的“非房企”善于圈地,尤其在一些二三线城市,一般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可能提供优惠地价,不管是工业用地还是商业用地或者是一些配建的住宅都不会贬值,要么企业自用改善,要么用于出租或者出售,甚至企业可以把这部分作为资本打包注入上市公司,作为资产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的企业所圈之地不用于出售,强调只是自用,但这些土地一般成为其固定资产后,尤其一些餐饮业更是在市中心买地,土地不但不会贬值,地价还会飙升。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投资。
- 2012-06-15小地块成功暖场 福州土地市场走出低谷?
- 2012-06-07一级土地市场率先升温 信贷放松促开发商拿地
- 2012-06-05土地市场俩月空窗期开闸 专家预测下半年或好转
- 2012-06-055月土地市场量价齐跌 微调尺度在控制范围内
- 2012-05-31一线城市土地市场低迷 房企拿地青睐二三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