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新华全媒+丨迎战新一轮疫情 防控关键期如何精准发力
2022-01-14 作者:董瑞丰、徐鹏航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题:迎战新一轮疫情 防控关键期如何精准发力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徐鹏航

近期,我国陕西、河南、天津等地出现本土疫情,奥密克戎变异株也给防疫带来新挑战。

如何在第一时间发现、控制疫情?如何确保新冠病例及时得到救治,同时群众日常看病就医渠道通畅?怎样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临近春节,多地正把精准防控当成头等大事。

 准确定位 流调、核酸等多线作业

1月10日,河南郑州,“天使白”与“志愿红”忙碌在各自岗位,为市民进行核酸检测。

岁末年初,河南迎来双重考验,同时迎战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根据流调轨迹,郑州已初步排查出牌友、丧宴、家庭三个传播链条。许昌禹州市疫情与郑州疫情病毒基因序列同源性高,病毒基因测序为德尔塔株。安阳2例本土病例基因测序显示感染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1分支,与天津市津南区现有本地疫情属同一传播链。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面对“神出鬼没”的新冠病毒,流调和核酸检测是及时发现、控制疫情的两大“法宝”。

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范围;流行病学调查、涉疫人员排查管控、及时公布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立即决定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在这场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遭遇战”中,天津迅速行动,多项工作同步进行。

目前,天津第一轮全员核酸筛查共采样超1252万人,检出阳性77例(含封控区/管控区人员),第二轮全员核酸筛查已于12日12时开始。

如何确保核酸检测“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多地开展了“敲门”行动,对特殊区域和人群逐户逐人了解掌握核酸检测情况,摸清疫情底数。

“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折不扣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此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生命至上 救治关口前移减少重症

关口前移,做好早期干预工作,减少患者由轻转重;对有高危因素患者和重症患者坚持“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团队”;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截至1月11日24时,西安本轮疫情已累计治愈540人。截至1月8日8点,陕西本轮疫情重症患者47名,占比2.36%,低于2020年下半年以来约7%的重症率水平。这得益于行之有效的救治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陕西发生疫情后,国家调派具有丰富经验的重症、呼吸、感染、院感、中医等各专业专家,第一时间进入定点医院,同时陕西省在区域内抽调50支医疗队,组成联合救治组,确保救治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陕西工作组医疗救治专家马晓春介绍,接种疫苗的病人重症率相对低,这提示积极推动疫苗接种对减少重症患者的发生很有意义。

在发生疫情的地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看病就医需要同样至关重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必须要保障好正常的医疗服务,对于有就医需求的群众,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应该及时救治,不得推诿拒诊。”郭燕红说。

 绝不松劲 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春节将至,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在即,北京市疫情防控面临境外境内双重风险……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出提示,建议京津通勤人员居家办公。

广大群众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不出省……河南发出倡议。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时期,丝毫不能掉以轻心。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密切关注各地疫情形势,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严格防控的“力度”背后,还有解民之忧的“温度”。

广东深圳,龙岗区布吉街道封控管控区现场指挥部6台电话不断响起,这是当地专门设置的党群服务热线,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1月9日晚上,接听热线714个,即时解答问题481个,处理或转其他部门协助解决群众问题233个。

“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不松劲。”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议广大公众坚持勤洗手、常通风,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措施,配合做好戴口罩、验码测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

关键词:疫情防控,新冠,董瑞丰,关键期,发力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