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民生 > 正文

红土地上的绿色蝶变——南平市推进绿色发展创新纪实

2019-07-15 08:23:59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生态银行:

生态价值的绿色之变

夏日雨晴,清风拂面,车辆行驶在闽北纵横交错的高速路上,眼见重重青山迭出,处处焕发勃勃生机……

山、水、林、田、湖、茶、湿地,绿色是南平天然的底色,生态是南平最大的特色。近年来,南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推进全国唯一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设区市试点和农村“三权分置”改革,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在全国首创“生态银行”建设,“革绿”出新,“点绿”成金。

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的破题之举

南平,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富集,被誉为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有“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美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29%,主要水系Ⅰ-Ⅲ类水质比例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位居全省、全国前列。

生态兴则文明兴。探索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成为当下重要的国家命题、紧迫的时代课题。而解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自然资源高度富集、生态环境极其优越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南平,更显重要且迫切。

如何破题?关键在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打破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势,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谋划发展,着力把资源转化为资本、资金,切实变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

2017年,“绿色”与“创新”碰撞,南平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通“青山”变“金山”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进而提出了“生态银行”建设构想,致力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的“南平路径”。

运营、修复、融合、交易、融资、创新……功能定位清晰明确的“生态银行”,并非金融机构,而是借鉴了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的模式,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开发、运营平台,并通过对山水林田湖草茶等碎片化、分散化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整合、优化,转化成优质资产包,引入企业、资金,导入产业、项目,更好实现生态资源的高效配置利用和综合效益递增。

“南平市‘生态银行’建设试点,为生态资源富集但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类南平’地区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发展路径。”国务院参事专家认为,建设“生态银行”,对于回答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时代命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