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三乡人”助力乡村振兴
2024-06-07 17:21:4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东南网6月7日讯(通讯员 黄杰敏 柯聪 周文倩)浦城是福建的“北大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使这块富饶的土地大放光彩。近年来,浦城深入实施“双领办”机制,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加强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的“三乡人”队伍建设,充分挖掘各村“田秀才”“土专家”等农村实用型人才,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三乡人”共商共创美好家园的新路子。
回乡“花木兰” 开拓花卉新市场
“我刚忙完几批订单花朵采摘,这几天鲜花的长势很好,价格也上去了。”说起自家的花卉生意,来自富岭镇富官村的非洲菊种植户刘水凤满脸笑容。
刘水凤的种植基地里有16亩种植非洲菊,4亩种植玫瑰,去年3月种下云南运来的花苗,经过刘水凤精心的管护,去年6月底鲜花就开始上市持续至今。
刘水凤在采摘非洲菊 浦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为浦城“归乡人”,刘水凤是个实实在在的女强人,20余亩的花卉,一个人干下来。“前些年,我在延平种植非洲菊,2022年我父亲生病了,就把基地转到浦城老家,一边照顾年迈的父亲,一边种植非洲菊。”刘水凤告诉记者,“一年前投入27万元成本,今年已全部赚回,福州、泉州的大单子不敢接,供不应求。”
非洲菊是一种雏菊类观赏植物,是花卉市场常见的鲜花,也是适用于多种场合的“百搭花”。非洲菊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不仅花色鲜艳,产量也十分可观。
“我想扩大种植50亩,非洲菊市场需求量大、效益高,天气好的时候,平均每天大概采摘8000至10000朵,一扎20朵可卖到30元,南平各地即可售罄。下一步,我想引进更智能的喷灌系统,以此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种植成本,提高花卉质量和产量。”刘水凤对于如今的花卉市场行情很有信心。
近年来,浦城县富岭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富岭镇党委书记徐绍兵说。
种粮“父子兵” 浦稻优质收成好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富岭镇东元村的浦城县璐阳家庭农场,看见曾被评为乡镇“青年机耕突击手”的“新乡人”吕璐阳,正在调试植保无人机,这可是他的拿手绝活,村里人都称他为“农机大师”。
吕璐阳正在调试植保无人机 浦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90后”的吕璐阳还有一个特殊身份,是一名退役军人,他于2012年参军入伍,退役后回到家乡干农业,在父亲吕秀武帮助下,成立璐阳家庭农场,流转1500多亩土地进行规模化种粮。今年53岁的吕秀武,初中毕业后就开始耕种全家七八亩的责任田,34年的种田时光,他注重农业技术应用,从种田能手到现在的种粮专家,并把多年来的种田经验传承给儿子吕璐阳,如今他们除经营自家农田各项生产活动外,还突破传统耕种收单一作业模式,成立浦城县东元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种粮大户合作,承包起像插秧、田管等其他大部分业务,看着这一台台“大家伙”驰骋在田间,村民们赞不绝口。
东元村地处丘陵。过去,村里土地主要依靠村民一家一户耕作,村民们土地分散,缺少大型农机,不仅耕作效率低,而且由于缺乏先进农业技术,种粮效益也难以提高。
近年来,浦城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生产服务,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47%,获评“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在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使用先进的智能农机装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提升农业技术水平,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们先后成立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从而形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不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带动农业产业升级转型。”富岭镇党委副书记黄爱说。
相关阅读:
- [06-07] 浦城供电:当好电力“护考人” 高考保障“满格电”
- [06-06] 浦城:当驻村第一书记遇上“土特产”
- [06-05] “良田”美景兆丰年,浦城九牧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稳产增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