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县市新闻 > 正文

安溪铁观音的“立体”种植时代 唤回茶乡绿满山

qz.fjsen.com 2012-03-01 12:37  吴洪 林双伟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崩岗”经过治理后形成梯田,再承包给当地农民经营管理,既带动农民致富,又能控制水土流失。图为安溪县珍山农业综合示范场里的农民在梯田坡壁上种植黄花菜,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铁观音的“立体”种植时代

2月23日午后,大雨初晴。安溪县剑斗镇后山茶场,久违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百亩“铁观音”已长出米粒大小的茶芽,茶场主人吴生泉夫妇绕着茶园查看了一圈,不时清理着沟渠内的淤泥。

“前几天雨下个不停,却只是沉积了些泥土,若是以前茶树又会被冲毁。”1999年,吴生泉承包下后山茶场时,这片老茶园无渠也无沟,雨水多了排不出,晴天时又蓄不住水。

2008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让500亩茶园因缺水死了300亩。这年吴生泉经济损失达70万元。镇政府带着专家来到茶场,告诉吴生泉必须进行生态茶园改造。于是,一部分茶山被退茶还林,山顶、山腰、山脚按照“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原则套种各种树木,以恢复生态多样性;400亩茶山修了前埂后沟,每亩“铁观音”还配建2个蓄水池。

“茶园改造后蓄水保肥,茶树长势好,不仅品质好,年产量也从原来的1.5万公斤提升至2.5万公斤。”吴生泉说,在肥料、人工等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他保持着每年30万-40万元的稳定收入。

在安溪,以茶园为主的坡耕地有60万亩,约占全省五分之一,许多茶农曾因茶致富,但一轮又一轮的开垦热潮后,曾经的青山绿水变得千沟万壑,铁观音则因供过于求价格走跌。于是,安溪人开始意识到,一味扩大茶园面积,不仅不能获得更大收益,反而得不偿失,许多茶农开始走上“立体”种植之路。

走在龙门镇洋坑村铜锣山间,万木葱绿中透出数片光秃的“红色”。安溪丘陵含沙量大,表皮很容易受侵蚀而“褪皮”、“崩塌”,形成“崩岗”的特殊侵蚀地貌。

2009年,村民陈世哲在这片荒山上建起了集茶叶、养殖、沼气、果蔬为一体的珍山农业综合示范场。他在猪舍外搭建沼气池,将沼液注入土壤恢复肥力,接着种茶、植树、养花、栽菜,几年过去了,曾经一片荒凉的地方,九成已经披“绿”,茶叶长势也愈发看好。

“青山就是‘绿色银行’,珍惜就有回报。”陈世哲算了笔账,今年出栏6000头生猪、年产茶1500公斤,纯收入可达200万元。

“铁观音是安溪的支柱产业,但茶园开垦造成的各种损失,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应当相辅相成。”安溪县水保办主任林万法说,目前安溪已禁止新开垦茶园,遏制无序开发、毁林种茶等行为。

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安溪县累计投入2500多万元,建设生态茶园12万亩,退茶还林1500多亩,有效减轻了水土流失程度。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