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捐款超万元 贵州弄团小学新教室建设添曙光
十口人挤两小屋
提到收入不言语
走访的第一户,是弄团寨一个边角的老吴一家。他们有8个儿女,一家人挤在两间小屋的四张床铺上。
老吴远远看到数次来访的老潘,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门口,孩子们怯怯地躲在门框和大人背后,对来访者又惊又怕。
他们家的卧室很简单,仅有两张较宽大的地铺,房屋一角还堆放着农具。因为房子是木质结构,墙壁、屋顶处处见光。“一到大雨天,都要找东西去接水。”房子是几年前,他找木头,用一个月时间盖的,因为没钱,一直没法修补。“十个人吃饭都是问题”,提到收入情况,老吴吧嗒着老烟,不再说话了。
全村出菜摆盛宴
过年都很难吃上
在寨子里,仅有的供电是通过山下小溪旁的五个水泵发电的,但电流时强时弱。直至现在,整个村子也仅有弄团小学和两户人家拉上电线。但这两户人家也根本没有电器,顶多只用白炽灯。因为电流过弱,很多灯只能发出暗淡的黄光,无法有效照明。更多的家庭,选择油灯或者生火照明。
大家吃不起肉,也很少放油,但因记者到来,寨子难得摆了几天盛宴。东家拿了一锅黄豆炖肉,西家拿来一份炸鲜鱼……全寨11户村民人人出菜。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所有住户都来一名代表,一轮轮敬酒。
“很少愿意有人来我们这里,你们来了我们太高兴了”,闲谈中,户主们一直说招待不周。但贺老师告诉记者,哪怕逢年过节,大家也很难吃上这样的食物。
寨主称与世隔绝
拿出50元都很难
今年50多岁的龙永生,做了20多年寨主。他只读过一个月小学,歪歪斜斜地可以写出自己的名字。“很多字都是生活里学来的,我根本不认识多少”,龙寨主有些腼腆地说,他能认识30%的汉字,在村里已经算是水平很好的了。
对于寨民的日常收入来源,他回答很简单,就是种田、做苦工。吧嗒着老烟,他想起,寨里杨秀忠的大儿子已经上了初中二年级,算是村里比较有出息的了。
至于为什么要坚持创办弄团小学,聘请老师,龙寨主有自己的想法。他一方面认为,因为自己没上学,所以才要培养孩子;另一方面,孩子应该具备一点基础知识。“我们当然想让孩子出息,但又没有办法让他们继续深造”,龙寨主解释,因为交通不便,村民的鸡鸭、野菜要运出去卖,根本不够运输成本。家长们没有知识,很多人连名字都不会写,到政府部门办事,手续也听不懂,根本没人愿意雇他们去打工。因为超生,孩子们没有户口,外面的学校不会接收,根本没有学校可以升学……“有时一家人一年才花七八百元,如果立即让一家人拿出50元,现在都非常困难。”
- 2013-05-25被遗忘的苗寨几乎与世隔绝 破败的学校摇摇欲坠
- 2013-05-24泉州“爱心搬运工”驻扎贵州助学 数千孩子收益
- 2013-05-20爱心礼物送上门 留守儿童提前过儿童节乐开怀
- 2013-05-08爱心物资送进学校 孩子请拿起画笔描绘梦想
- 2013-04-26高墙内“飞”出近3万爱心款 资助五名贫困学生
- 2013-04-19爱心助学收到特别捐款 144名服刑人员捐2.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