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灶窑火传续千年不熄 文化遗产定格“海丝”记忆 吴金鹏
绿釉军持 磁灶陶瓷蜚声海内外 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磁灶窑多分布于梅溪两岸,拥有陶瓷生产外销完整的孵化链条,是宋元时期泉州城郊最典型的陶瓷生产基地,也是宋元时期泉州城郊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站在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金鹏掷地有声。 博物馆内,一件件出土自墓葬或古窑址的陶瓷器物,承载着磁灶窑这一著名民窑厚重的历史。在吴金鹏的讲述下,放眼这些珍贵的文物,令人不禁遥想,宋元时期一艘艘满载磁灶窑陶瓷的船只行走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上,“向东北可往朝鲜、日本,向南可至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往西可赴印度、斯里兰卡,最远可达东非的肯尼亚”。 青釉五蛊盘
酱釉印纹盖罐 转型发展外贸手工业 泉州城外曾窑场遍布 “磁灶窑地处晋江磁灶镇,磁灶因烧制陶瓷而得名。可以说,所有在磁灶的窑址都可称为磁灶窑。”吴金鹏介绍,早在20世纪50年代,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冯先铭等古陶瓷专家就对磁灶窑进行考古调查,此后省、市文物考古部门又多次进行复查、试掘,至今共发现26处窑址。其中,南朝窑址1处,唐、五代窑址6处,宋、元窑址12处,清代窑址7处,构成了磁灶窑庞大的窑系。 考古成果佐证了早在1500年前的南朝,磁灶窑已开始生产活动。到了唐五代,随着中原士族大批入泉,晋江两岸得到迅速开发。“当时的泉州土地贫瘠、人口众多,出现了发展瓶颈,为此政府走上产业转型之路,探索出一条‘以手工业为主、农业为辅’的港口经济发展道路,陶瓷、冶铁、泉州缎等手工业蓬勃兴起。” “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处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这首由宋代惠安人谢履所写的《泉南歌》,描述的正是泉州发挥区位优势造船通商,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宋元时期,泉州港的繁荣推动了包括磁灶窑、德化窑、安溪青阳冶铁场等在内的泉州陶瓷业及冶铁手工业的发展。”吴金鹏说,10至14世纪,泉州城外窑场遍布,现已发现的外销陶瓷窑址达150多处,其密度居全国前列。这显示出宋元泉州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成为宋元泉州手工业发达繁盛的珍贵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