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釉梅瓶 绿釉花窗和陶花窗 以海外市场为导向 磁灶窑绿釉“独步天下” 磁灶26处古窑址中,以金交椅山窑址、土尾庵窑址、蜘蛛山窑址、童子山窑址出土产品最具特色。其中,金交椅山窑址则是磁灶窑系中目前经过科学考古发掘揭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出土遗物最多的一处宋代窑。 作为泉州外销瓷窑址的典型代表,金交椅山窑址拥有陶瓷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它位于紫帽山南麓,地处丘陵地带,适于建窑;瓷土丰富,可取地土开窑;植被茂密,可就地取“柴”;境内有晋江支流九十九溪的支流梅溪穿境而过,水上交通便捷。“窑场选址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而舟楫运量大、运费低,又能以低成本解决原材料的供给和产品运输,使得磁灶窑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性。”吴金鹏说。 “磁灶窑的产品有个特点,就是似陶非陶、似瓷非瓷。”吴金鹏说,磁灶窑早期的陶瓷比较粗糙,到了宋元时期,伴随着泉州海外贸易的兴盛,陶瓷生产达到最高水平。彼时,为占领市场,古人在技术革新上下了大功夫,比如装饰上采用“化妆土”技术,施釉“不到底”,装饰手法繁复多样,调制出青、绿、黄、酱等不同釉色。“当时的工匠走差异化路线,使产品更具观赏性,同时还降低了成本,使磁灶窑在市场有了一席之地。如果说德化窑是以白瓷名扬世界,那么磁灶窑则以绿釉独步天下。” 宋元时期,磁灶窑“外销为主、内销为辅”,其产品随着泉州港梯行万国的商船,远销到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东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些大宗外销商品,在器形、纹饰上反映出适应海外市场需求的风格,比如磁灶窑陶瓷上有伊斯兰风格的缠枝花纹,以及顺应东南亚地区穆斯林的需求,大量“定烧”军持。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