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进一步推进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提高金融保障和服务质量,泉州市出台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条措施。 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自2023年起至2027年,由泉州农信系统提供万亿元信贷资金用于支持乡村振兴领域发展,贷款净增额超千亿元,小微增信超六百亿元,减费让利超三十亿元,努力提高金融服务的易得性、覆盖面和满意度。选派泉州农信系统11名优秀骨干担任市、县两级乡村振兴办专(兼)职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依托金融业从业者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主动融入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与当地农商银行、农信联社建立定期信息交换机制,及时更新并推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清单;各农商银行、农信联社对符合授信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进行补充完善,丰富信息维度,推进精准建档。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逐步扩大贴息范围,提高贴息比例,进一步降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加快推进评级成果运用,结合我市乡村振兴风险补偿资金,按照“无感授信、有感反馈、无缝对接、无忧周转”工作原则,力争202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比年初增幅达25%以上。 各农商银行、农信联社要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再贷款、再贴现、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普惠小微贷款信用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为整镇推进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支持。开展“百名行长千名金融助理进万企”金融服务专项行动,全面做好乡村振兴市场主体走访对接工作,力争本年度贷款覆盖面超35%。积极探索将经联社参照新型农业主体享受同等贷款贴息政策扶持。 力争本年涉农贷款余额净增超百亿元 打造以益农服务、培训、政务、金融等为一体的线上、线下“益农福农联合运营中心”,构建信息服务中心。推动“福农驿站”与“党建+”邻里中心、乡村好货馆等乡村服务点融合共建,力争3年内建成70个融合点,为城乡居民提供“金融+衣食住行”的“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上线使用“福农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股权管理、农业生产要素流转等提供平台支撑,推进农村生产要素流转数字化管理。为村级组织提供“福村贷”专项授信产品和财务收支“银农直联+村务卡+收单”一揽子综合服务。 推荐辖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当地农商银行、农信联社合作落地,并运用“数字农田”,融入农信系统“福农·农田贷”等金融服务政策,全方位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化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贷款等服务模式,运用线上+线下“泉州乡村好货馆”“福农优品+福农e购”农产品销售新模式,提供全流程电商运营服务,构建“产、供、销”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模式。 各农商银行、农信联社联动对接,加大“福村贷”“福居贷”“民宿贷”等产品支持力度,并做好账户配套、资金结算、农民工工资代发等一揽子服务,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力争本年投放贷款超30亿元。建立“白名单”管理库,打造“信用村—信用镇—信用县”信用评价体系,推动建立健全金融信用建设激励机制,力争本年涉农贷款余额净增超100亿元。(泉州晚报记者王树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