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问题引人关注—— 规划道路建设 丰富出行方式 衣食住行,民生大计。继昨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后,今天,本报继续为您呈现代表委员对出行问题的真知灼见。 □本报记者 殷斯麒 朱彩云 林铭珊 苏勇 关键词 公交亭 建议:建设绿色智慧候车亭 九三学社泉州市委会集体提案建议,逐步建设绿色智慧公交候车亭。根据提案,这些智慧便民候车亭将具有多种功能——炎炎夏日自动感应喷雾,降低局部温度;装置高清监控装置,与平安城市指挥中心相连,定时监控并做到信息保留,提升出行安全感。同时还应具有平安城市紧急可视呼叫对讲按钮,在紧急情况下,GPS已定位报警人位置,方便快速出警救援。 等公交的“等”很无奈。提案还建议,公交亭要装备公交车到站显示屏,可语音图像同步,方便出行的人们(包括视力不佳等残障人士),平时亦可播放轻音乐或新闻广播等节目。此外,作为温馨细节,公交亭最好还设有重力翻转座椅,始终保持椅面干净无水,方便老人、孕妇等候车出行。 关键词 自行车 建议:设立专用车道 今年我市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更为低碳环保作出贡献。郭培明委员建议,将自行车道路列入城市规划建设。“深圳城市建设初期曾有自行车道,后来认为社会要进入的是汽车时代,自行车落后,慢慢地专用道路被改造掉了,现在深圳投放的多家公司运营的租赁自行车系统,开始为缺乏自行车道烦恼了。”他建议,泉州新区组团规划建设应有前瞻性,规定主干道路配套设施中应有自行车道,人口密度大的居民小区周边环境建设也要将自行车道设计在内。人口流动大的区域,比如学校、医院、体育场馆、菜市商场和寺庙景点应设置自行车站点。借鉴摩拜、ofo等租赁自行车系统,釆用手机扫码开锁取还车,投放部分无固定停车点的公共自行车,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关键词 电动车 建议:整治学生骑乘不合规电动车 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并未接受过相关的公路行驶培训和测试,其本身并不符合骑乘电动车的要求,且有相当一部分电动车属于超标或者改装电动车,有很大的隐患。民革泉州市委会建议,职能部门联合执法,重拳整治学生骑乘不合规电动车行为。交警部门应加大道路执法力度,对于无牌电动车、改装电动车上路应处以相应的处罚。针对中学生违规违法事件,应及时联系其家长和学校,共同批评教育;工商部门应该对非法改装店铺进行督查,整改,加大处罚力度,遏止非法改装行为;公交公司提供更多途经学校路线的公交车,让学生更多地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学校应加大安全出行的宣传教育,不仅是针对学生,更应和家长沟通,从购买的源头遏制,杜绝此类现象。 关键词 路网 建议:加大相邻区域道路衔接 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对于推动城市发展至关重要。辛庆彬代表建议加快惠安县、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区域连接道路规划建设,缩短同城道路距离。一要全面拓宽黄塘至洛江河市段的道路,黄塘至洛江河市于1996年硬化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7米,现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议帮助协调洛江区尽快启动虎窟至洛江河市段拓宽改造工程。二要全面拓宽岩峰至台商投资区张坂段。现有道路为双向四车道,没有中央分隔岛和边分带等市政功能配套,建议帮助协调台商投资区尽快启动后曾至张坂段拓宽改造工程。 庄永智代表提出提升“安南永德”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联动发展水平的建议。他建议,一要规划布局一批区域联动交通项目,选择“安南永德”关键区域节点,规划布局一批铁路、高速、国省干线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时规划布局城际轻轨向永春等山区县延伸,提升综合交通互联互通能力。二要争取提高交通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希望市委、市政府帮助协调中央相关部委争取按原中央苏区政策补助标准,可由原上浮5%提升为上浮10%,减轻地方的财力负担。 |
代表委员持续关注规划建设进展 白濑水库先行项目有望首季开工 2012年,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将王远东等11位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规划建设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的议案》列为“一号议案”。 历经五年,白濑水库规划建设进展如何?怎么更好更快推进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在一年一度的市两会上,这些问题引发代表、委员和市民关注。记者昨日了解到,为推动项目进度,市人大常委会去年年底组织了专项调研,此次市两会期间,也有不少代表委员围绕这一项目提出建议和提案。 截至目前,该项目可研报告及各专题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先行项目有望在今年第一季度开工,国家发改委还在2016年第三批重大水利专项建设基金盘子中安排15亿元支持项目建设。 □本报记者 林铭珊 项目进展 可研报告进入 国家发改委审批环节 2015年5月15日,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以来,原本需要3年甚至更久才能完成的白濑水库前期规划申报工作仅用不到2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创造了水利项目报批的“白濑速度”。 目前,可研报告及各专题报告已一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先后两次召开会议进行评估,当前设计单位正根据评估意见抓紧对项目可研报告进行修编。环评报告批复方面,环保部评估中心出具评估意见报送环保部,环保部环评司已召开会议进行研究,现设计单位正在根据环评司的意见进行修改。 泉州市积极筹措项目资金。目前已筹集前期资金6亿元,并获得农发行10亿元、农业银行5亿元重大水利专项过桥贷款授信。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发改委在2016年第三批重大水利专项建设基金盘子中安排15亿元支持项目建设。 安溪县先行启动了移民安置试点工作,先期规划参内安置区417.9亩,完成首期5.5万平方米安置房的建设,208户951名移民对象完成选房,现已陆续搬迁入住。 专项调研 做好工程动工前期各项准备 五年来,当年“一号议案”的落实情况,牵动着市大人代表们的心。工程进展如何?有什么问题?下一步怎么办?带着疑问,市人大常委会就水库规划建设进展进行调研。 调研报告认为,白濑水库前期项目工作扎实推进,卓有成效。白濑水库库区移民人数高达3.7万人,综合考虑人口增长因素,至2021年移民人数将增至3.9万人,移民安置任务十分繁重。同时,项目前期工作应继续提速推进,确保工程早日动工。 “紧盯‘全力争取项目可研报告早日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早日开建’的目标,全力‘打通白濑前期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建议,要全力加快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招投标等有关工作,做好工程动工前期各项准备。此外,要通盘统筹协调,不仅要考虑库区移民“搬”的问题,更要帮助他们在新的土地上“活”得精彩。 多方献策 加快水库上游生态环境保护 事实上,代表和委员们的视线,并不仅仅盯在工程进度上。 “要加快白濑水库上游生态环境保护!”这是致公党泉州市委会提交的提案。在这份提案中,委员们认为,白濑水库绝不能走先建设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工程实施前,要提前开展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措施。同时加大包括区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等在内的环境保护,以及下游补助上游资金的比例。 此外,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因地制宜开展工程区域及汇水区上游茶园的水土流失治理,完善环境监管制度、推行河长制基础上建立库区流域环境保护联席制度等,也被委员们认为是避免库区流域出现环保问题的好办法。 与此同时,来自主库区安溪县剑斗镇的市人大代表、安溪县剑斗镇党委书记杨龙文,则更多考虑工程建成后的发展问题。“结合小城镇示范点建设,将剑斗镇建设成为休闲旅游胜地。”杨龙文建议。要把剑斗镇移民安置点建成小城镇建设的示范点,为移民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要让库区的群众搬得出来,而且要让他们在新的安置地住得下,以后还要发展好。 部门反馈 先行工程或在近期动工 记者从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筹建处获悉,泉州市将按照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报告的意见,继续集中精力,千方百计加快推进规划申报、资金筹措、移民安置、宣传发动、开工准备等各项前期筹备工作,力争项目早日上马建设。 “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对白濑水库建设是有力的补充,我们将更加注重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并持续关注库区移民后期发展问题,让他们在新的热土上安居乐业。”筹建处有关负责人说。 可喜的是,目前大坝左岸进场施工道路和县道340线两个开工项目已确定,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抓紧开展征地等前期工作,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后,最快今年第一季度即可动工建设。 |
向制造业强市转变 民进泉州市委员会建议 科学布局引入资源 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 工业机器人是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集中体现。目前,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智能装备产业也是泉州市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的重要途径。在今年泉州市两会上,民进泉州市委员会提交《关于大力发展泉州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提案》。 ■早报记者 李波玲 现状 虽具一定规模 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都在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领域已经拓宽到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 民进泉州市委员会介绍,泉州市工业机器人虽具备一定规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影响机器人产业发展。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方面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现阶段鼓励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还偏少。 建议 从三大角度出发 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 加速智能机器人推广应用,促进泉州市装备工业转型提档升级,提升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显得尤为迫切。民进泉州市委员会建议,应从三大角度出发考虑。 首先,要科学布局和培育全市的机器人产业。可考虑成立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合理布局机器人产业创新总部、机器人产业创新研究基地和产业园,加快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重点培育国家级机器人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技术中心。 其次,政府可考虑设立机器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扶持一批机器人产业发展项目。打造以应用示范项目机制带动下的市场化运作体系,构建机器人应用推广机制,分不同重点方向,推出数个机器人示范工程项目,每个项目给予资金定向扶持。 最后,培育高端人才、构建机器人产业投融资平台。依托全市重点高校、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骨干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加快中高端人才培养。 |
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隐患多,农工党泉州市委员会建议 设立微型消防站 打通救援通道“最后一公里” 老旧小区因道路狭窄,一旦出现火情,消防车很难快速到达。为此,农工党泉州市委员会在今年市两会上提交一份《关于规划建设城市微型消防站的建议》。 ■早报记者 陈小芬 林福龙 现状 火灾高发损失严重 近年来,虽然全市紧抓消防安全防火工作不放松,但城市火灾险情仍处于多发态势。比如,去年11月市区中山路一店面起火,据悉这已经是去年中山路发生的第6起火灾。同月,市区东湖街一家企业也发生火灾。 城市火灾的高发,不仅给广大群众造成很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更给我们敲响警钟,加强消防安全防火工作刻不容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和城市的扩容提质,原有灭火救援体系难以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建议 设立微型消防站 微型消防站指的是依托单位志愿消防队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开展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火灾防控工作的消防队伍。据悉,目前广东、北京等地就针对老城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消防工作基础较弱、城市交通拥堵的区域建起微型消防站。实践表明,这些微型消防站在城市灭火防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效显著。 农工党泉州市委员会认为,微型消防站作为基层消防力量的有效补充,队员们承担了防火巡逻、灭火救援、消防宣传职责,能有效缓解基层消防警力不足的问题。为此建议泉州尤其是老城区也可建城市微型消防站,根据市区小街小巷多、道路狭窄拥堵等现状,优先在老城区建设城市微型消防站,并逐渐全面推行,打通灭火救援通道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要充分发挥微型消防站的职能,对微型站建队标准、场库设施、装备配置、人员编排、训练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 |
尽快修复中山公园跑道 设专项维护金加强管养 针对市区中山公园塑胶跑道老化问题,多名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建议
中山公园内橡胶跑道破损 ■早报记者 陈小芬 林福龙 吴嘉晓 文/图 近日,市民林先生到市区中山公园散步时,发现公园内塑胶田径跑道老化很严重,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出现破损的现象。“公园里有这么多人在散步或跑步,不早修补,破损会更严重。”为此,在今年泉州市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建议:尽快启动中山公园塑胶跑道的修复工作。 现场走访 中山公园休闲好去处 塑胶跑道已破损严重 “每天那么多人在跑道上跑步或散步,若不注意,很容易被这些破损的洞绊倒。”市民林先生告诉记者,来这里的市民很多是街坊邻居,大家除了健身锻炼外,还可以互相联络感情,希望破损的塑胶跑道能早日修复。 据介绍,中山公园最早是体育场。2000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将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其修建改造成一座集休闲、健身、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后来田径跑道面层破损严重,平整度很差,凹凸不平并裸露出下面的沙石混凝土,容易给跑步锻炼的市民造成运动伤害。2012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又列出专项健身资金对跑道实施塑胶化改造,改造后的田径跑道备受前来休闲锻炼的市民的欢迎。 然而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山公园塑胶田径跑道已经明显老化,许多地方面层破损或分离脱落的情况严重。 代表建议 跑道塑胶化受欢迎 及时修复加强保养 市人大代表黄丽玲说,在中心市区的公园中,中山公园是市民主要的一个休闲活动地方,当时塑胶跑道建设后,受到很多市民欢迎、称赞。如今跑道破损,势必给市民的休闲、健身活动带来不便,建议相关部门及时修复、修补。“这个塑胶跑道修建也不是很多年,这么快就破损,今后应该加强维护、保养。” 委员建议 尽快修复设维护资金 让百姓运动更为舒心 市政协委员黄冬玲建议,要高度重视公共场所体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为市民提供安全合格的健身设施器材;加强公共场所体育设施器材的日常管理维护,及时排查破损故障的设施器材,防范健身运动伤害;尽快开展中山公园塑胶田径跑道的修复工作,避免塑胶跑道出现更大面积破损,造成更大损失;加强中山公园及其塑胶田径跑道的管理,对一些不爱惜公共设施器材的行为给予及时制止和处理;建立公共体育设施设备专项维护资金,及时做好维修更新工作,确保各类体育设施安全有效使用。 市政协委员严捍东也表示,中山公园的塑胶跑道亟须更换,让老百姓休闲、运动更舒心。 |
前晚,跳广场舞的队伍在刺桐公园中高音播放着音乐 东南网1月9日讯(海峡都市报两会报道组 文/图)2015年5月29日,海都报推出“泉城降噪 清静高考”策划以来,数名家长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反映,泉州市区刺桐公园内跳广场舞、唱歌的娱乐队音响声音过大,影响到孩子备考。中高考期间,海都报同时联动丰泽派出所和丰泽环保局一起前往刺桐公园调查、劝阻。 海都报持续关注的刺桐公园噪音问题,在前天上午,得到了政协委员朱林果的提案关注,她建议刺桐公园管理处应当禁止市民携带高音、扩音喇叭和音箱等设备入园;任何单位、团体、组织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在园内使用高音、扩音喇叭和音箱等设备,违者应当被依法处罚。 委员提案: 公园是休闲场所 禁止携扩音设备入园 刺桐公园周边有市第九中学、丰泽实验小学、丰泽机关幼儿园、几十栋居民楼,是学校、居民居住密集区,其中经典名门小区距刺桐公园最短距离仅20米。近年来,陆陆续续有十几支广场舞、街头KTV等文娱队长期在公园内组织活动,甚至有些廉价的娱乐舞厅搬到公园内,开设非法收费的交谊舞娱乐点。而且每支队伍都存在使用高音喇叭和音箱的现象,产生的噪音严重干扰了周边学校、居民的正常学习、生活。公园里的这些“噪音制造者”与周边居民的矛盾越来越大。 为此,政协委员朱林果提了5点建议: 1.刺桐公园管理处应当禁止市民携带高音、扩音喇叭和音箱等设备入园;任何单位、团体、组织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在园内使用高音、扩音喇叭和音箱等设备,违者应当被依法处罚。 2.泉州市公园管理中心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公园管理,否则应被追究渎职行为。 3.公园是供市民休闲的公共场所,不能被当做非法经营的场所。公园管理处、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应当取缔在刺桐公园南大门非法经营的交谊舞营业点。 4.为保障九中晚自习学生和周边学生居家做作业的需求,保障周边居民中婴幼儿和老年人的夜晚休息的权益,在刺桐公园内跳舞、唱歌、演奏乐器者,应当在晚上9点半前停止活动,否则应当给予相应处罚。 5.公园周边公安派出所民警应认真履职,及时出警,防止发生冲突的双方激发矛盾,引发更大的冲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记者走访: 一晚18摊唱歌跳舞 队队配有大音响 前晚8点,海都记者在刺桐公园北门广场看到,三四十个身戴“小蜜蜂”的大妈大叔,在集体高歌。海都记者沿着刺桐公园走了一圈,发现园区内共有18支文娱队伍在进行活动,每个都接着大音响。“这边的声音大了,那边的声音被盖住就不服气了,两边‘斗气’,声音越调越大”,刺桐公园的保安,只好一直跑上跑下,劝文娱团队把音量控制一下。 “在公园休闲娱乐,这本无可厚非,但声音越开越大,这就过分了。”陈女士家住在经典名门内,靠近刺桐公园的3号楼,阳台正对着公园。“关上窗户也没用,声音听得清清楚楚”,大约晚上7点开始,10点左右结束,有时会唱到11点多,几乎天天如此,读五年级的女儿晚上都没法写作业,75岁的老母亲也被吵得睡不好觉。 晚9点10分,经典名门小区几名业主前来公园与戴着“小蜜蜂”的文娱队伍沟通,希望大叔大妈们唱歌时能够降低音量。双方沟通了十几分钟,大妈们坚持公园是公共场所,他们不需要减小音量,争吵很快吸引其他文娱队伍加入,现场陷入激烈的争吵,就连公园的保安和出面协调的工作人员都被大骂了一通。 一位经典名门的业主说,她们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出面协调解决噪音扰民问题;唱歌的大叔大妈们,能关掉音响,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又不影响附近几十栋的居民。 公园管理中心: 无执法权 建议借地方立法权出台公园管理办法 “经初步统计,白天加黑夜,在公园娱乐的各种队伍多达二三十支”,说到噪声扰民的问题,刺桐公园的工作人员头疼不已。从2013年10月接手管理刺桐公园开始,他们用了各种方法整治噪音污染问题,都没什么用。 “利用地方立法权,出台公园管理办法,从源头上禁止市民携带扩音设备入园,才是治本之道。”泉州市公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建议。她说,公园管理中心无执法权,只能采取宣传、劝阻、引导等措施加以提醒,收效不大。 泉州市丰泽公安分局治安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场舞、商铺音乐等高音喇叭噪音扰民,并不需要测量分贝,只要影响到他人正常生活,市民就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第一次被举报,民警会以教育警告为主,若同一地点同一噪音被多次举报,民警可依法对其进行罚款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8条规定: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以警告;警告后不改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逐梦未来5年 泉州 撸起袖子加油干! 今后五年目标:迈向万亿经济强市行列 建设“海丝” 共建共享美丽幸福泉州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昨日,市长康涛代表泉州市政府,向泉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及2016年政府工作,展望未来五年,泉州将实现迈向万亿经济强市行列、建设“海丝”重要门户城市、共建共享美丽幸福泉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四个宏伟目标,奋力开创“五个泉州”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过去五年·泉州成就 ◆经济 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610亿元(预计,下同),比2011年增长62%; 经济总量连续18年居全省首位; 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五大千亿产业集群。 ◆改革 初步形成具有泉州特色的改革体系; 获批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列入国家战略。 ◆城乡 环湾建成区面积达214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64.5%; 晋江新型城镇化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肯定; 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永春被国家列入标准样板; 环城高速闭合成环,实现县县通高速,迈入亿吨大港、国际机场行列。 ◆文化 当选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 成功举办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海丝”国际研讨会、中阿城市论坛,“海丝”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泉州; 成为国务院确定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牵头城市; 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部三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 ◆民生 五年累计统筹8.6亿元资金,帮助12.6万人脱贫;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9%、10.5%; 新增中小学学位9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7.5万个; 新增医疗机构床位1.1万张。 未来五年 泉州逐梦 未来五年,泉州将勇当建设“新福建”领头羊,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经济扩量提质、城市内涵集聚、民生事业提升,加快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实现四个梦想。 梦想1 迈向万亿 经济强市行列 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致力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坚持路线图引领,巩固提升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4个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食品、工艺制品、纸业印刷3个特色产业,培育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半导体、交通运输装备、金融服务、大旅游、大物流、大健康7个500~1000亿元的新集群。 梦想2 建设“海丝”重要门户城市 实施千年古港复兴计划,进一步活化“海丝”基因。 坚持古城提质,新城集聚。 下决心推动行政区划调整,统筹“一湾、两江、两翼”空间发展。 梦想3 共建共享美丽幸福泉州 致力补齐民生短板,落实扶贫攻坚“六个精准”,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梦想4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发挥国家级“金改区”“综改区”“海丝”先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等“五区叠加”的改革效应,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不断赋予“泉州模式”“晋江经验”新内涵,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把泉州建设成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效能最高、企业运营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 2017年 泉州要做好“开门7件事” 如果把泉州比做一个大家庭,这个家有了仰望星空的梦想,还要有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 康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第一年,是“稳中求进、突围攻坚、注重长远”的关键一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要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 对于一个家来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缺一不可。要当好泉州这个家,新一届政府要做哪些工作,如何烹制一道美味大菜呢?早报今天为您详细解读。 激情燃烧:柴 想要火旺需添柴,正如创新驱动之于泉州的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泉州市政府将—— 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积极构筑现代产业版图 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始终把传统优势产业作为百年基业。突出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率先进入石墨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前沿领域。着力壮大重化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提质扩量,一是突出“生产基地+物流+互联网”,二是突出“海丝+古城+旅游”,抓好台商区大型海洋生态、南安冰雪大世界、惠安闽台影视基地、安溪新奥北部湾、永春乡愁公园、德化石牛山等旅游项目。 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编制实施泉州片区发展规划纲要,让各种创新要素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泉州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创业创新乐园。 开展“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加快推进智能化数控化改造,规上企业数控化率提升至45%。树好“泉州制造”品牌形象,引导企业发扬“工匠精神”,争创国际品牌,打造“百年老店”。 富足安康:米 米代表富足安康,是三农发展给人最直观的印象。 2017年,泉州市政府将—— 更加注重强农惠农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推进标准生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种植业标准化示范片147个。二是推进品牌建设,打造更多名牌农产品,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三是推进专业经营,新增农民合作社300家,扶持示范社30家,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00名;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四是推进融合发展,扶持30家生产加工和流通型龙头企业,加强冷链物流建设,扶持发展林下经济、渔港经济、休闲农业和田园风光。壮大农产品电商平台,培育10家农业物联网示范企业。 实施新一轮“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突出农村卫生保洁和污水治理,抓好一批环境整治村、示范宜居村和美丽乡村景观带建设。 市财政统筹1.15亿元,扶持30个市级扶贫重点乡镇、300个扶贫重点村发展。实施造福工程搬迁4000人,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润滑增效:油 油能浸润艰涩的食材,有润滑的作用。政府转变功能,推行试点,能有效减少改革阻力,推动改革前行。 2017年,泉州市政府将—— 更加注重试点牵引 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攻坚 紧紧抓住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放大“金改”“综改”等国家级改革试点的示范效应。争取获批移动互联网支付牌照。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国家级电子证照共享平台建设。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的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 深入实施“海丝”先行区建设行动方案和发展规划。更加注重外贸发展质量和内涵,坚持走出去营销和引进来采购相结合,增开内外贸航班航线,争取更多货源从泉州港进出。 深化与台港澳侨交流合作。高标准开发建设台商区,深化对台民间交流交往,实现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密切与港澳侨经贸文化交流,加快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平台建设,涵养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资源。 生活必须:盐 生活的必需品,没有人能离开盐而存活。民生保障之于所有市民,正是如此不可或缺。 2017年,泉州市政府将—— 更加注重补齐短板 不断强化民生托底保障 大力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养老服务,出台实施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措施,推动养老服务改革创新,积极引进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突出医养结合,引导社会力量兴建养老机构。 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新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抓好中小学建设工程包,创建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250所。 扩建续建福医大附属二院东海院区、第一医院城东新院、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光前医院、儿童医院,新建老年医院、妇产医院、颐和医院,支持社会办医,新增医院床位2500张以上。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一体化。 实施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推广征迁安置货币化补偿。 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实施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 浓郁醇厚:酱 传承古法,遵从每一道精细工序,不断改进技法,才能成就浓郁独特的味道。泉州的城市建设,同样需要秉持这样的“匠心”。 2017年,泉州市政府将—— 更加注重全域集聚 做大做强环湾中心城市 古城要做好“留”的文章。坚持全城保护、修旧如旧,做到“留形、留神、留人”。集中力量推进城南、府文庙、龙头山、华侨新村四个片区的规划设计、修缮整治和业态活化。抓好中山中路步行化改造、泉州美食城、东亚文化创意产业园、八卦沟景观提升等项目。举办第二届“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推广社区营造示范试点。 新城要做好“聚”的文章。全力打造“东海会展中心—滨海公园(公共文化中心)—后渚片区—城东”的沿江滨海城市展示面。加快打通环湾“大动脉”,推进泉厦漳城市联盟路、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建设,开工兴泉铁路、福厦客专、有轨电车,建成厦沙高速德化段、安溪段。发展城市交通微循环,完善城际公交、社区公交、公共自行车和步行系统,推行公交一元票价制。 管理要做好“精”的文章。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成“多规合一”试点。构建“大城管”格局,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突出数据交换共享,推进“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级。 新型城镇化要做好“人”的文章。围绕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科学布局“一湾两翼”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突出产城融合,坚持产业聚人、功能留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清新爽朗:醋 醋,在百味中清新爽朗,最能解腻。对于泉州人来说,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期盼能拥抱清新舒适的绿色生活。 2017年,泉州市政府将—— 更加注重绿色低碳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 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确保完成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等12项综合试验任务,努力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可复制推广的成果和经验。 深化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全面落实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加快工业废物综合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中心投用,实现危险废物快速、安全处置。加强水土保持、造林绿化,抓好矿山、海岸线修复,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突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落实项目能评制度,完善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监测、审计和管理体系,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 回味悠长:茶 好茶,总让人回味悠长。茶,也是泉州文化的代言人之一,代表着更有品位的文化生活。 2017年,泉州市政府将—— 更加注重文化引领 着力增强城市发展软实力 传承千年的多元文化、闽南文化,是泉州人最美的乡愁。要用“活化”保护的方式,让千年文化更生动地活在古街古巷中,活在市井生活中,活在旅游经济中。 全力以赴申报“海丝”世界文化遗产,发挥牵头城市的引领作用,抓好《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的宣传和实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海丝”遗产点保护修缮、环境整治、展示利用等各项申报任务。启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办好第三届“海丝”国际艺术节。 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行动,深入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建设,抢救保护濒危非遗代表性项目,改造提升泉州非遗馆,推进非遗数字化。实施泉州老字号振兴计划。落实文物平安工程,做好东关桥等受损文物修复。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开展文化惠民“万千百十”工程,抓好市公共文化中心、泉州歌舞剧院等项目建设。支持体育用品企业抢占细分市场,培育发展体育服务业,进一步提升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层次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