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深化让制度长效管用 从2012年2月起,宁德市委从抓队伍、转作风、促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赋予“四下基层”新的时代内涵,开展“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即“信访接待下基层,解矛盾促和谐;现场办公下基层,解难题促民生;调查研究下基层,解瓶颈促发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解疑惑促落实”,并在福建省率先将每月第一周定为“无会周”,让各级领导干部摆脱文山会海,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 “领导干部只有思想上重视,时间上保证,行动上自觉,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丢掉‘官气’,沾上‘土气’,承接‘地气’,聚集‘人气’,才能真正做到在深入基层中了解基层、服务基层,才能得到群众真心拥护支持,切实把基层的事情办好。”市委书记廖小军说。 霞浦县结合地方实际推出了“千名干部访万户,四下基层促和谐”活动。每月围绕一个专题,组织县领导、部门单位和乡镇干部,下基层、访农户,并将每年的5月和9月定为大走访月,集中走访化解民众呼声较高的问题。 “油很贵,但下浒的水比油还贵。用水实在难。”这是2013年5月大走访中下浒镇区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 下浒镇是霞浦县东冲半岛南端的一个沿海商贸大镇,镇区本身就有2.3万人。仅有的一座20万立方米库容的大桥水库,远远无法满足群众的饮水需求。群众只能集资引水,排队挑水。 “饮水问题,是下浒最急迫的民生问题,不管多困难我们都会解决好。”在与村民的座谈会上,下浒镇党委书记陈文颂打了保票。随后,镇里投入300多万元对大桥水库除险加固,增加库容量;同时,自筹资金60多万元建成一个小型山塘,每天增加了300吨至500吨的供水量,并在镇区周边打下4口机井,又增加200吨左右的供水量。 下浒镇用水难题还引起了霞浦县委、政府的重视。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到当地,与镇村干部、水利技术人员一起寻找水源,并召开协调会,现场办公,定下了在柏溪村新建一座110万立方米库容的小一型大乾里水库的计划。目前,该水库已着手前期准备工作,计划2014年8月份开工。预计2015年10月建成后,将解决下浒群众的安全饮用水问题。 这只是霞浦县开展的“千名干部访万户,四下基层促和谐”一个寻常图景。 2012年5月7日至9日,霞浦县第一次大走访拉开序幕。来自全县各个机关的1600名干部组成14个宣传队,下到12个乡镇和2个街道所辖的315个村(居),深入8万户村民的家中进行走访,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全方位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及时解决矛盾纠纷和民生诉求。 “城市建设落后,晚上只能待在家里”、“休闲活动场所少,希望恢复体育场或新建文化广场和公园等场所”、“绕城而过的三河、护城河河道淤积,河水发臭,河道两旁的土路上垃圾随处可见”……是这次大走访中霞浦县城区居民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为此,县里痛下决心,盘活土地资源,加快九大文化设施综合体及福宁文化公园建设,受到群众好评。 党员干部“沉”下去,民情民意“露”出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走进基层,换来了群众真诚的掌声。这一年,霞浦县的平安建设“四率”有了显著提高。 如今,“千名干部访万户,四下基层促和谐”活动在霞浦已走过2个多年头。5轮大走访共收集群众意见8018条。其中一大批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已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惠民利民的措施。 长春镇传胪村群众存在饮用水困难,该镇政府积极向水利部门争取安全用水项目,投资10多万元完成饮用水隧道建设,让群众喝上自来水;溪南镇溪南村群众反映龙潭溪河畔脏乱差,经深入实地了解后,该镇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对河道进行改造,并架设景观灯;松港街道长沙村反映经过村中道路的南线来往车量大,车速快,经相关部门实地了解后,增设了5条减速带……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到主动上门的干部,以及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民生情怀,以及干部作风的转变。干群的心拉近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更加理解支持,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霞浦县取得了一举多得的综合效应。 2013年以来,霞浦县再没有出现越级集体访,全国“两会”、省“两会”期间实现“零上访”。群众的社会治安满意率明显上升,2013年年底测评中霞浦排名位列全市第二位。2013年,霞浦县各项工作由比较落后的位置实现了较大提升,主要经济指标考评居全市第三,顺利实现了在全市“保四争三”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