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打造“好人之城”措施实效果好
武平县是全国文明县城。几年来,该县紧紧抓住“好人建设”载体,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努力打造“好人之城”,助力实力武平、宜居武平、幸福武平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成立县公民道德建设协会,成员由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组成,负责思想道德教育以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推荐评选等工作。协会现有分会52个,团体会员166个,个人会员385人,遍布全县17个乡镇、160多个基层单位,成为了党委、政府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平台。“好人”推荐工作列入文明委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月度工作重点内容。把各乡镇、各单位发现和挖掘身边典型、组织投票评议工作列入“文明乡镇竞赛活动”和文明单位创建管理考评内容。
二是严格选树标准,挖掘身边典型。纪检、安监、综治、计生、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严格审核把关候选人事迹,确保每一位“好人”政治过硬、遵纪守法、作风正派、道德高尚、群众公认,确保事迹可信、精神可学。制作“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工作流程图,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短信、QQ群、宣传单等把推荐、投票办法广而告之,发动人人参与。全县已有1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4人荣登“福建好人榜”,总数居全省各市、县(区)前列。涌现出了“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见义勇为十大好司机”、福建省道德模范、福建省美德少年等7人。美德少年王芹秀入选央视2013年度十佳“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影响广泛。
三是坚持典型引路,引领文明风尚。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感动人物”等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人们做好事、长好心、当好人,全县涌现出了800人义工队、500人“爱心妈妈”、1500人老干部调委会等一大批志愿服务团队,全县志愿者注册人数达7908人,志愿服务队175支。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常年活跃在城乡各个角落,用实际行动传播着雷锋精神,引领社会良好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力量。
四是健全保障机制,形成鲜明导向。落实省委文明办帮扶礼遇、金融服务道德模范工作要求,出台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奖励办法,建立协调机制,设立保障基金,在就业、资金补助、银行贷款、参加节日庆典和重大活动等方面进行帮扶礼遇。对有参政议政能力的,推荐参选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评劳动模范。目前,有1名“身边好人”当选为省劳动模范,2人当选为市、县人大代表,1人为市政协委员。
五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县电视台设立《文明之窗》专栏,在黄金时间宣传道德先进、凡人善举,曝光不文明现象。开设《道德风采》网络专题专栏,长期、不间断宣传好人模范事迹。重要交通干道设立“好人之城”大型公益广告牌匾,营造学好人、做好人浓厚氛围。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宣讲活动,深入校园、机关、社区、乡村、企业宣讲,制作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展板巡回展出,使好人事迹入目、入耳、入脑、入心。组织各级各类媒体深入宣传武平好人现象,2013年,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中新社、福建日报、海峡卫视等省级以上媒体记者100多人次武平深入聚焦“武平好人现象”。开展县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寻找最美武平人”、“诚信人物”、“十佳公仆”、“最美乡村教师”等活动,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学模范、弘善举”活动,编辑出版《好人之城》丛书,用身边的典型教育人、感召人、引导人,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人学习模范、人人争当好人的良好氛围。
(供稿:武平县文明办 编辑:江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