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记者手记丨日本共享外卖餐具、雨伞等促环保

2024-06-07 16:38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新华社东京6月7日电 记者手记丨日本共享外卖餐具、雨伞等促环保

新华社记者钱铮

共享经济在日本不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充电宝、雨伞,大到汽车、会议室都可共享。共享经济在极大方便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同时,还能减少浪费,促进环保,例如为减少外卖餐盒的使用,日本一家公司推出了餐具共享服务。

消费者可通过这家名为MEGLOO公司的APP或社交媒体账号,查找加入餐具共享服务的店铺,在预约外带餐食或点外卖时选择“借用容器”,店铺就会提供可重复使用的餐食容器。事后简单冲洗一下就可以将容器还到任何一家加入餐具共享服务的店铺或街头的专用回收箱。最后这些餐具会得到彻底清洗和消毒。

据MEGLOO公司介绍,这类餐具密封性和保温性都很好,每个都可重复使用100次以上,有助于削减一次性餐盒使用带来的塑料垃圾并减少碳排放,消费者也不用额外支付费用,因而很受欢迎。体育赛事、展会等大型活动现场改用可重复使用餐食容器后,垃圾箱满溢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

记者居住的东京目黑区从2023年5月起推广餐具共享服务。为鼓励餐饮店铺加入进来,目黑区政府向引入可重复使用餐食容器或采用环保容器包装的店铺提供最高3万日元(1美元约合157日元)补贴。

一名中年男性消费者说,以前点外卖的时候总有一种负罪感,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感到很轻松。一名经营餐饮店的中年女性说,购买一次性餐盒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也不环保,现在这种形式一举两得。

除了餐具,食物也能“共享”。食品零售店几乎每天都有卖剩的东西,为削减食物浪费,2018年一家名为CoCooking的公司推出了日本首个解决此问题的食物共享服务APP——TABETE。甜品店、面包店、餐厅等会把预计当天卖不完的食品或者临期食品的种类和数量发布在这个APP上,并提供一些折扣。消费者搜索到自己需要的食品后就可以直接在APP上购买并预约到店取货。

日本农林水产省2023年6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财年(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日本食物浪费达523万吨,其中食品相关企业造成的浪费为279万吨,家庭造成的浪费为244万吨。而同财年日本大米产量只有756.4万吨。

CoCooking公司联合创始人伊作太一说,经营面包、西点、成品菜的店铺一般都有3%的目标废弃率,低于3%被认为会错失商机。所以追求销量和削减食物浪费是背道而驰的关系,他们的目标是帮助商家达到销量最大化的同时尽可能降低食物废弃率。据介绍,截至2023年12月,TABETE在日本已拥有2700家入驻店铺、80万登录用户。入驻TABETE后,各店铺每月废弃的食物以金额计算平均减少了约87%。

日本湿润多雨,雨伞使用频率较高。遇到突然降雨时,人们纷纷去便利店购买透明塑料伞,但雨过天晴后这种伞往往被遗弃或遗忘。日本洋伞振兴协议会的统计显示,约1.24亿人口的日本每年伞的消费量高达1.2亿至1.3亿把,其中约8000万把是塑料伞。为了改变雨伞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局面,日本10余家公司于2022年共同发起了“2030年一次性雨伞归零项目”,牵头的是2018年底开始提供日本首个雨伞共享服务iKASA的公司“自然创新集团”。

目前,日本铁路车站、办公大楼、商业设施、大学校园等很多地方都已经引进了iKASA雨伞共享服务。据该公司介绍,2022年人们使用iKASA雨伞共享服务相当于少产生约23.5吨塑料垃圾,也相当于削减了192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正如iKASA的宣传语一样,共享经济做的是“对钱包和对地球环境都友好”的幸福的生意。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