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国际观察|对话解决南海问题是东盟国家主流声音

2024-06-08 17:34 作者:刘赞 董越、毛鹏飞、吴长伟、蔡蜀亚、陶方伟、叶平凡、张怡晟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题:对话解决南海问题是东盟国家主流声音

新华社记者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6日呼吁通过外交方式解决南海问题,并强调反对域外势力干涉。

近来,菲律宾在美国支持怂恿下频繁侵闯中国南海岛礁,还与美国及其盟友在南海展开演习和联合巡航等军事活动。分析人士指出,大多数东盟国家希望南海和地区保持和平稳定,安瓦尔的表态代表了这一共同心声。美国为自身霸权利益在南海挑拨矛盾分歧,菲律宾受其支持怂恿在南海挑衅滋事,所作所为危害地区和平稳定与共同繁荣,不得人心。

不愿南海生乱

据马新社报道,安瓦尔6日在出席第37届亚太圆桌会议期间表示,在南海问题上,马来西亚采取更为积极的外交接触方式,这一努力比较成功。他指出,南海问题应在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解决,域外势力不应插手,那样只会使南海局势复杂化。

分析人士指出,亚洲是全球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亚洲的繁荣得益于地区长期以来维持了和平稳定的局面。东盟国家对地区和平倍加珍惜,不愿看到南海生乱。安瓦尔强调通过外交方式解决南海问题,反对域外势力插手,反映了地区国家的这种心声。

最近,不少东盟国家发出呼吁和平的声音。印度尼西亚当选总统普拉博沃日前在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表示,真正的安全要通过相邻国家间建立友好关系来实现,“合作是通往繁荣与和谐的唯一道路”。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在对话会上发言时说,多年来,香格里拉对话会希望传递的信息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亚洲必须避免发生冲突。越南外长裴青山4月访华时表示,越方愿同中方落实两国高层共识,妥善管控分歧,积极推进海上合作和“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指出,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中国与东盟及东盟各成员国之间总体友好且日益密切的关系不应被南海问题所影响。东盟各方需要致力于维护南海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这事关整个地区的巨大利益。

不做美国棋子

分析人士指出,南海问题之所以升温,根本原因是美国将其作为对华战略竞争的抓手,图谋以此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矛盾,干扰破坏中国的周边环境,从而实现维护自身霸权和打压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表示,美国在所谓“印太战略”框架下,试图通过拉拢地区盟友,重建“第一岛链”以包围中国。美国在南海的军事活动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给地区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加剧地区军备竞赛。

对于美国相关举动的企图和后果,地区绝大多数国家看得很清楚,不愿成为美国的棋子。安瓦尔关于域外势力不应插手南海问题的表态就展现出这一立场。东盟及其大多数成员国对美国拉拢其加入遏华阵营的图谋保持警惕,明确表示不愿选边站队。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今年3月在澳大利亚出席2024年东盟-澳大利亚特别峰会时对媒体表示,东南亚不会在美中竞争中站队。安瓦尔今年2月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说:“为什么我一定要和一个利益集团绑在一起?我不认同这种对中国的强烈偏见,这种‘中国恐惧症’。”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近期也多次公开表示,新加坡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将优先考虑本国利益。

对于菲律宾在美国及其盟友支持怂恿下在南海挑起事端,不少东盟国家有识之士提出批评。印度尼西亚大学战略与全球研究学院讲师穆罕默德·西亚罗尼·罗菲表示,菲律宾同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活动破坏了东盟地区的安全局势,加剧了地区紧张。许庆琦说,菲律宾政府在处理南海争端时采取的对抗性方式与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紧密契合,无疑让菲律宾成为了美国的代理人。新加坡前国会议员吴俊刚撰文指出,菲律宾以为完全倒向美国就有了靠山,但其实是无可避免地沦为被动的棋子。这一做法是危险的,也违背东盟总体外交方略。

自主管控分歧

面对南海局势升温,大多数东盟国家主张通过外交方式和平解决。安瓦尔5月下旬访问日本期间就表示,马来西亚将在2025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呼吁东盟国家采取共同立场,通过多边方式与包括中国在内的邻国接触,为南海等区域问题找到友好的解决办法。

东盟多国专家也认为,南海问题应由地区国家自己解决,不应有域外势力插手。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表示,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寻求美国、日本等域外国家支持,但这些国家并不真心希望和平解决南海问题,而是企图把问题搞得更大、更糟,借此围堵遏制中国。东盟成员国必须共同将地区稳定放在首位,“只要有关各方继续进行认真的对话和协商,南海问题就可以和平解决”。

东盟国家有识之士呼吁菲律宾放弃依靠外部势力的对抗路线,回到外交协商的轨道上来。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多格-乌伊表示,菲律宾政府如果真正希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就应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摒弃对抗性政策,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与中国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执笔记者:刘赞;参与记者:董越、毛鹏飞、吴长伟、蔡蜀亚、陶方伟、叶平凡、张怡晟)

关键词:东盟国家,国际观察,东盟成员国,亚洲世纪,金融时报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