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记者手记|美国“网红”减肥药之困

2024-08-26 16:50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新华社纽约8月25日电 记者手记|美国“网红”减肥药之困

新华社记者夏林

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等新一代降糖减肥药,如Ozempic等,自上市以来在美国大受欢迎,市场需求量迅速增长,甚至成为街谈巷议的“网红”产品。但是这类药物售价高昂,并且利用保险支付存在诸多限制,它们在美国不同收入水平的适用人群中的可及性存在巨大差别。这引发一些医疗专业人士担忧,也折射出美国医疗体系长久以来存在的不公现象。

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的司美格鲁肽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而增加饱腹感,抑制下丘脑摄食中枢的作用而抑制食欲,达到降血糖和减轻体重效果。美国礼来公司研发的替尔泊肽是一款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和GLP-1受体的双重激动剂,在降低血糖和减重方面具有更多的作用机制优势。

这类药物最初为治疗糖尿病开发,后被发现能显著减轻体重且副作用可控,在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已获批用于肥胖症治疗,受到美国一些知名人士公开力挺,甚至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导致它们在美国市场上的需求量激增。

司美格鲁肽获批形式包括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片剂Rybelsus、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注射针剂Ozempic,以及含更高剂量司美格鲁肽的用于治疗肥胖症的注射针剂Wegovy。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一篇文章援引诺和诺德公司年报数据介绍,2023年这三种形式的司美格鲁肽合计为公司创造了高达211亿美元的销售额,较前一年大幅增长89%;2023年司美格鲁肽在全球的销售收入有71%来自美国市场。

然而,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作为新一代降糖减肥药,很难让所有符合用药条件的患者受益。在美国,这类药物的针剂每月疗程售价高达约1000美元至1300美元,且往往需要长期用药。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商业保险一般可以覆盖糖尿病治疗相关费用,但减肥用药报销方面的规定并不一致;在美国大多数州,政府为低收入者提供的医疗保险项目“医疗补助计划”并不能覆盖减肥用药费用,仅10个州将减肥药报销纳入该计划,且对用药种类作出严格限制。这使得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适用人群中的低收入者,特别是低收入肥胖症患者面临“用药难”困境。

与此同时,在美国,肥胖症、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风险与收入水平相关,低收入人群患病率更高。美国疾控中心2022年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1至2014年间,家庭收入水平在联邦贫困线3.5倍以上的美国成年人肥胖症患病率为31.2%,而在家庭收入水平在联邦贫困线1.3倍至3.5倍以及1.3倍以下的群体中,对应比例分别为40.8%和39.0%。

美国的贫富差距以及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发病风险还与种族密切相关。美联储2021年发布数据显示,美国黑人、西班牙裔或拉丁族裔家庭平均收入约为白人家庭的一半,拥有净财富仅为白人家庭的15%至20%。美疾控中心2021年数据显示,在美国成年人中,49.9%的黑人和45.6%的西班牙裔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达到或高于30(美疾控中心将BMI等于或高于30定义为肥胖),而白人中这一比例为41.1%。

多重因素叠加,美国某些少数族裔人群在获取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时面临严重壁垒。耶鲁大学纽黑文医院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在符合司美格鲁肽使用条件的美国人中,黑人和西班牙裔成年人比其他族裔成年人有更大比例面临经济障碍。研究人员写道,除客观经济因素外,医疗专业人士有时会存在无意识的偏见,比如认为“某些种族和族裔的患者不太可能负担得起、理解或接受使用某些类别的药物”,这可能导致在开具司美格鲁肽处方时的种族差异问题更为恶化。

此外,由于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减肥作用被热炒,不规范处方还导致了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之间的用药竞争,使问题变得更复杂。据《华盛顿邮报》报道,Wegovy一度由于生产问题而出现短缺,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宣扬Ozempic可以作为Wegovy的“超说明书用药”替代品,导致许多糖尿病患者无法获得该药。

美国埃默里大学全球糖尿病研究中心联合主任穆罕默德·阿里在一篇报道中表示,一两年之前,他的许多病人的保险都覆盖了这类药物,但近期一些类似情况病人的费用被保险公司拒绝支付,意味着那些“无力自掏腰包的人被抛弃”。他认为,这可能因为相关药物过于抢手,导致保险体系开始考虑如何限制其使用。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