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艺苑古树发新芽 文化名家畅谈传统戏曲传承与发展

qz.fjsen.com 2013-06-24 09:14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中,泉州传统戏曲表演惊艳四方。 (张九强 林劲峰 戴涵琦 摄)

编者按

弘扬戏曲文化,传承民族经典。20日至22日,由市文广新局主办,泉州艺术学校承办的闽南文化论坛——戏曲文化系列讲座在泉州艺校中心剧场举行。

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9名泉州文化名人走进校园开讲座,从戏曲文化的继承、创新,以及后继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展开全面论述,共同推动闽南戏曲文化薪火相传,宣传和弘扬泉州优秀的地方文化。活动期间,记者采访了这些名家,听取他们的真知灼见。

尊重传统从尊重人开始

曾静萍 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两次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我首先要感谢泉州艺术学校,这是我走向戏剧人生的第一步;第二要感谢梨园戏,如果没有这个优雅、古典、厚重的剧种,就没有今天的曾静萍。

自己是幸运的,1977年走进艺校时,得到最后一波老艺人毫无保留的教诲,每次表演时他们都在一旁细致入微地观看,从每一个细节进行指导和提升。如果不是一代一代的老艺人进行精心的呵护,梨园戏肯定不会到达现在这个岁数。

老艺人技艺的价值是无限的,尊重传统,要从尊重人开始。这种认识得益于10多年前,82岁的老艺人蔡秀英老师真传的折子戏《大闷》。在这个长达45分钟之久的独角戏中,蔡老师所体现的身段,处理的节奏,强调的细节和执著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尽管蔡老师的有些科步过于强调规范而显原生态,但当你细心地去琢磨、去领略,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原始”和“土气”,恰恰是提炼于生活,是地道而纯粹的剧种程式元素。

梨园戏演员的舞台生命都很长久,至今如此。无论是传统精髓的传统戏,还是新创作的现代戏,他们都能自如自在地活灵活现在舞台上,这种技艺与功力是极少戏曲剧种的演员能及的。因此,梨园戏剧种的优秀演员就是让这个剧种八百年传承不衰的最为可贵的瑰宝,他们一直以来规范和虔诚的演艺精神,洗涤了我表演上的浮躁,让我对古老的梨园戏倍加珍爱。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