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时间,潮水应该退了,我带你们看看这个月新种的红树林。”近日,记者在南安市林业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五里桥休闲慢道探秘红树林。 走进五里桥休闲慢道,潮水退去,记者看到水中新种的红树苗还显得有些瘦弱稀疏,而几年前种植的红树林在阳光的照耀下,已经连片生长、郁郁葱葱。 “今年采用堆岛的方式种植红树林,包括秋茄、桐花、白骨壤木榄及红海榄等品种,共种植了89亩红树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8年这里试种的100亩红树林顺利成活后,南安便开始推广种植红树林。截至目前,南安已经完成红树林种植面积503亩。 据介绍,红树林一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胎生木本植物群落。因其体内富含单宁类多酚物质,当树皮破损,单宁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呈红色,故被称为红树。 得益于自身的特殊根系,红树林具有维护海岸生态平衡的特殊生态系统,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海岸免受风浪冲击,起到防风消浪、净化海水、固碳储碳的作用。 “红树林会将二氧化碳中的碳储存在树叶、树枝、树干和根部。这片红树林有503亩,成林后储存的碳,相当于8.8万多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工作人员表示,红树林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森林高5倍。 当温润的海风拂过,503亩红树林在潮起潮落间,或与海水浑然一体,或露出滩涂,随风舞动,一片生机盎然,为海岸线筑起一道景色宜人的绿色堤坝。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以前这片滩涂生长着一大片互花米草,长到比人还高,来这里过冬活动的候鸟种类越来越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互花米草具有超强的适应和繁殖能力,其发达的地下根系会造成滩涂土壤板结,形成“绿色沙漠”,影响鱼类、贝类、鸟类等的生存空间,还会造成航道堵塞,影响海水交换,导致水质下降等。 为治理肆虐的互花米草,南安市林业局分组分片治理,采用刈割和机器翻埋相结合的方法,对辖区内的互花米草进行清除,于2022年完成互花米草除治面积765亩。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完成互花米草除治面积基础上,今年南安市林业局又通过“专班督导+无人机监察”划分除治管护网格,发现并整改清理互花米草复萌60亩,并完成近90亩的红树林种植任务。 同样的绿意,不同的未来。完成从互花米草到红树林的“换装”后,被侵占的滩涂将摇身一变成为动植物们更舒适的家。 “湿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为鸟类等生物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常有白腰杓鹬、反嘴鹬以及黑嘴鸥、黑脸琵鹭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现身于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有种类40多种、5000多只鸟类在水边嬉戏、休憩。 五里桥畔“树上白鹭飞,海面鱼虾跃”的美景,正是南安市推进湿地生态保护及修复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南安始终坚守湿地生态“红线”,推进林长制走深走实,积极争取湿地项目资金投入,大力开展湿地公园、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等建设以及强化湿地队伍建设。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安辖区内湿地面积11089.87公顷,占辖区总面积5.3%左右,湿地保护率达46.97%,湿地网格保护体系显现出更多活力,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日益显著。(记者傅雅兰黄奕群通讯员黄渊文戴凯鹏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