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同根闽台情深 同名村镇续缘之旅活动侧记
东南网6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在平 实习生 刘雪杭 文/图)
闽台同名村签署友好合作意向。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首《乡愁》,思乡情浓,让人愁绪平添。
何以解乡愁?海峡论坛首次举办的“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和“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为台湾乡亲提供了一次祖地寻根、再叙乡情的机会,让两岸同胞的亲情更加深厚。
续缘之旅:一圆祖辈梦想
13日晚,在音乐和歌舞声中,350多名台湾乡亲在厦门开启同名村镇续缘之旅。来自台湾台南市、嘉义县、彰化县、桃园县、基隆市的350多位乡亲,与来自福建同名村镇的代表共聚一堂,一圆祖先的梦想。
“真想去看看他们现在的生活。”台湾嘉义县朴子市双溪里里长张六老人很兴奋。他告诉记者,60位乡亲明天就启程到南安市的双溪村。“我们都想知道祖先是从哪里来的,乡亲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张六说,台湾双溪里有个石马宫,已经有280年的历史了,是从福建迁过去的,南安也有同名的宫庙。“明天去了一定要拜拜”。
“唐山过台湾”,是一部两岸共同的历史,也解答了为什么大陆与台湾特别是闽台间有那么多的同名村镇。
如今的“唐山”是一种文化符号。在台湾,“唐山”是对大陆的代称,很多台湾人的族谱上都记载着自己的祖先来自“唐山”。历史上从大陆到台湾开基创业的移民活动,被称为“唐山过台湾”。
迁居台湾,从此与亲人天各一方,骨肉分离,何时才能相见?心中的念想何以告慰?于是,他们把祖宗的牌位带了过去,把自己在大陆祖籍地的府、县、乡、村地名,街巷名和宗祠名、寺庙名,乃至家乡的山川名胜名称,甚至以开发建设台湾有功的历史人物、有影响的垦台名人、移民首领名字、家族姓氏作为在台湾新聚居地的名称,并沿用相同的堂号、沿用传世辈字序列,以此铭记自己的祖籍,铭记自己“根”之所在。这样,就有了海峡两岸众多同名的村镇。
同名、同根、同源。闽台相同的地名,记录的是祖籍福建的台湾乡亲跨越海峡、筚路蓝缕的艰辛和他们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印证了两岸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 2013-06-18基隆大岞村30多人惠安恳亲 揭两地隔海连心历史
- 2013-06-18闽台同根连同名心连心 泉台13对同名村“结对子”
- 2013-06-17台湾80岁老人夹着闽南话 讲述两岸大岞村的故事
- 2013-06-15熟悉的乡土风情 350位台胞续缘泉漳6个同名村镇
- 2013-06-08台湾36名信众组团到石狮 谒祖进香绕境巡游
- 2013-06-06台湾“八家将”现身晋江金井 东宫古地进香拜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