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同欲 向海拥海而兴 向海而兴,在民间与官方的互动中,一代代泉州人接续努力、持续发展,成就了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的千年海洋文明史,闪耀着自下而上、上下同欲的不懈拼搏的海洋精神光辉。 基于依海而居的环境与远古族群的自主选择,古代泉州人选择了走出去,与海洋的狂风骇浪搏击,在广袤的异国他乡打拼。海洋文明,在泉州民间生根发芽。 随着海事活动的发达,唐王朝在泉州设置“参军事”,管理海外交通贸易。五代时,闽王王审知很重视海外贸易,“招徕海中蛮夷商贾”。宋元祐二年(1087年),在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管理整个南方地区的海洋贸易。元朝,多次重大的海外招谕活动,都从泉州港起航。 即便各朝代官方的海洋政策不同,甚至出现开倒车的情形,但贯穿泉州的开放心态却愈加蓬勃,民间对外文化商贸交流的火种从未熄灭,带来了泉州“市井十洲人”的繁荣开放景象。 南宋末年,泉州超过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港,与57个国家和地区有海交贸易关系,“闽海云霞绕刺桐”“涨海声中万国商”。元代,“刺桐港”驰名于世,可见于四种外国著作之中:《马可·波罗游记》《德里游记》《马黎诺里奉使东方录》《伊本·白图泰游记》,都说刺桐港是东方或世界第一商港。 海商兴盛,福佑民生。城南一带,得以成为宋元刺桐的商业中心。聚宝街的南面为晋江北岸,马可·波罗从这里上岸,并从这里护送蒙古公主远嫁波斯。“这个地区风光秀丽……这里的居民,民性和平……”马可·波罗在其游记第二卷《刺桐城》,赞美那时泉州的生活。 “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番琛贡,皆于是乎集。”东南亚的橡胶、朝鲜的“高丽参”、日本的大杉、阿拉伯的“番油”、柬埔寨的“高白棉”,以及珠宝、玉器、象牙等,本地的瓷器、茶叶等,在此聚集交易。海关、税行、票号、信局、典当行、银号等商业部门,还有明朝政府专为琉球通商设置的“来远驿”,都是这场跨海交通贸易“蜜月期”的见证。 伴着泉州对外开放的脚步,随之而来的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巨大影响和海洋文化的长期浸润,闽南文化逐渐形成“敢为天下先”和“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特质。与之相对应的,是以泉州为中心的世界海洋商贸的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