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活态传承也要让村民受益 保护古村落,不仅要保护古建筑,还要注重活态传承,保护当地村民生产和生活的文化和习俗。 闽北地区的饮食文化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邵武市和平古镇早在后唐年间就已形成街市,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平镇建城堡,“九曲十八弯”的古街和纵横交错的古巷道,加上众多的古民居,这里形成了罕见的城堡式古镇。古镇街道上豆腐坊林立,豆腐花飘香。专家们在品尝了各式豆腐汁、豆腐脑之后,赞不绝口,还不忘发微信向亲朋好友推荐。 “对于城里人来说,不仅古民居是观光对象,农民本身的生产、生活习俗,也是一种观光资源。”第一次来到福建的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锋说,这一点我们可以向韩国学习。韩国人讲究身土不二。比如,在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河回古村,游客们就可以喝到美味的大酱汤,品尝到当地的美食和佳酿。刘教授认为,村民对当地的风土特别熟悉,他们展示出来的生活习俗是最有魅力的。因此,在国外世界级文化遗产村落,在陈列乡土特产的地方,都有当地民俗表演。 东北大学设计系主任赵托教授曾经参与过广东一处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项目,他深有感触地说:“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要和村民的利益联系起来,要提高村干部、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由于过去主要以GDP来考量地方主官的政绩,不少领导干部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淡漠,对乡土文化的认识也停留在旅游开发上,导致不少地方往往片面追求传统村落乡土建筑的经济价值,“重开发利用,轻保护管理”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乡土建筑因保护管理不善遭到损毁,特别是出现了开发性破坏,使传统村落成为一个“文化空壳”。 专家们认为,在保护古村落过程中,切忌为追求政绩而急功近利,搞“千村一面”的形象工程,大量新建“仿古街”“假遗存”,破坏传统村落原真性文化特征和原生态自然环境。此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要与改善农民生活需求相结合,确保村民在保护开发中获取收益,让开发利用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