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中祠堂,管理员陈国盛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旅游接待表”。记者看到,上面有许多台胞亲手写下的到访记录:台湾高雄的陈进辉等4人、台湾云林县的邱上嘉等12人、台湾南投市陈炳颖等28人……其中陈炳颖特地在备注里写道:龙海市海澄镇陈氏第九代子孙。 两岸交流在东园镇延续。上个月,漳州乡愁馆在镇里东宝村揭牌成立,通过实物、图片、影像等方式展示清末迄今各时期的“闽南味”民俗物件。村主任高艺忠告诉记者,5月自己要到台湾去考察乡村旅游。 在东园镇南边村,台胞邓再铭向记者讲述第一次探访埭美村古民居的情景。“我骑自行车10多分钟就到了埭美村。一看到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我就对村民说,拜托你们千万要保护好这些老厝!” 2009年开始到龙海投资农业的邓再铭,和妻子、女儿在东园镇安顿下来。他说,我来自台南,特别喜欢闽南风味的建筑。“这里常有台湾甘氏宗亲过来寻根,如果没有保存完好的宗祠等古物,他们就不会过来了。”邓再铭说。 在漳州市长泰县后坊村,村部的墙上挂着农业部授予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牌匾。村支书郑宝安对村里的“古意盎然”如数家珍:这里既有千年古樟树、200多座古厝,又有中国龙人古琴文化村,此外还有古桥和古庙等。 来自台中的曾允杰10多年前携妻带子落户后坊村种植“东方美人茶”。他说,“以前台中有个眷村面临被拆迁的命运,后来在大家的努力下保留下来,成为有名的‘彩虹村’。现在大陆越来越多村庄的价值受到重视,‘古早味’的后坊村让我们一家人都感到亲切。” “历史文化资源镌刻着城市记忆。我们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少填湖、不拆古厝,打造好‘五古丰登’。”漳州市委书记陈家东说,去年文化部正式批准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涉及漳州、厦门、泉州。我们要抓紧制定相关实施方案,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漳州的历史文化,让包括台胞在内的更多人记得住乡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