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身山野济世授业 从寿宁托溪村出发,沿着县道向东行走不到一公里,便能隔条河望见一座庙宇隐在浓荫之中。庙的大门上方挂着一块牌匾,上书“托迹佑民”,大门两边的石碑上刻着《黄山公颂》《黄山公廟记》等诗文。 据长期从事黄槐信俗文化研究的寿宁县传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黄立云介绍,这座庙已有85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是黄槐修建的书馆。 黄槐缘何会在托溪建书馆?原来当年黄槐私自下令打开官仓放粮赈灾后,为避免遭到蔡京之辈的打击,黄槐更名为黄山,并挂印弃官取道江西只身遁回福建长溪县韶托村。 如今在韶托村已找不到黄氏族人,这是因为黄槐回到韶托后,为免累及无辜,便安排村中族人远避他乡,自己则隐居鹤溪(现寿宁托溪乡)修仙炼道。 归隐鹤溪的黄槐,仍一心为民。当时鹤溪一带为长溪县管辖,周边方圆数千里山深林密,豺狼横行,虎豹肆虐。村民经常遭受野兽的袭扰侵害,田地里播种的瓜果稻麦,也常被野猴山猪糟蹋破坏。为了保一方平安,黄槐组织猎队设阱擒虎豹,弯弓射豺狼。 因这一段狩猎岁月,至今寿宁、周宁一带的猎户还把黄槐奉为狩猎人的祖师爷和守护神,凡上山狩猎之时,都要祈求黄山公庇佑出行平安,有所猎获。 后来黄槐狩猎至溪州,见溪州山清水秀,流连忘返,便在鹤水之滨的小溪洋结庐定居。 当时鹤溪百姓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难得有人会识文断字。黄槐在溪州定居后,便择址开设书馆,延请塾师为少年儿童授课启蒙开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彼时鹤溪一带缺医少药,不论感冒中暑还是种痘出麻,村民都只能坐以待毙。为了给百姓解除病灾疾苦,黄槐悉心钻研医学以普济众生。相传黄槐医术高明,药到病除,直至如今,邑人仍称其为“神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