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千秋香火盛 溪州有一座岩山,海拔1040米,岩峰突兀,三面如壁,气势雄伟无比,当年黄槐选择在溪州定居,正是看中岩山的仙风神韵。清乾隆《福宁府志》载:“鹤溪仙岩,宋黄槐升仙于此,岩高数十丈,上有仙迹。” 何来仙迹?原来当年为了给百姓治病,黄槐经常进深山攀悬岩采草药,直至如今,在仙岩石壁上还留有其采药时留下的脚印。 绍兴三十二年,黄槐经过数十年潜心修炼,羽化成仙。临终前,黄槐嘱咐家人,在其逝世后采具石棺,葬圈石村七星岩下。 家人遵照遗嘱,择定农历九月初九午时安葬。相传,九月初九当天,岩山之巅彩云飘拂,岩峰上方仙乐袅袅。正午时分,黄槐破棺而出,升天成仙。传说带了浓厚的传奇色彩,但黄槐逝世后,周边百姓将其奉为“黄山公”,并将黄槐在鹤溪修建的书馆改建为黄山公庙,内塑黄山公神像,逢节假日祀之,一代清官幻化成百姓心中神祇。 此后,为缅怀黄槐,闽浙边界的村民开始为黄槐修建庙宇,黄槐在民间成为显神,村民凡祈求福祉、求取功名、求医问药、求财求子,都向黄山公祷告,并认为祷之必应,黄山公信众队伍日渐壮大。据统计,目前,闽浙两省已知主祀黄槐的黄山公庙宇就有300多座,而家中、祠堂供奉黄山公神位的更是数量众多,黄山公信众达2000多万人。 800多年来,黄槐为民请命,积德行善,扶正祛邪的精神被社会普遍认同,成为具有特殊内涵的地方文化遗产。2007年,寿宁县政府将韶托黄槐湖、托溪黄山公庙、溪州黄山仙岩和圈石黄槐陵墓规划为旅游线路。近年来,黄山公文化逐渐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被列为寿宁县及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