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福州5月14日电(林长生)福建开办村支书的“摆脱贫困”培训班,把课堂开到“美丽乡村”芋坑村和“幸福家园”后垅村,让参加培训的学员在田间地头直接进行教学互动,这种做法契合福建省委副书记于伟国对办班“开窍、叫好、见效、变貌”的要求。 13日,福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村支书第四期培训开班第二天,现场教学环节设到永泰县塘前乡“枇杷村”芋坑和闽清县云龙乡“西红柿之村”后垅。记者随福建23个重点扶贫县的70名基层村支书探访现场教学点,发现这一小一大两个村庄有不同的脱贫代表性。 与福清市接壤的永泰县芋坑村是有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上午,村党支部书记何明健一路解说建设情况,一路有村支书学员提出问题或请教做法。芋坑村总人口631人,畲族占286人,这个村从解放前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或民事案件。何明健介绍了村情和党建工作后,带领村支书学员现场看了村庄整治、房屋立面改造、村庄景观绿化、一都溪流域治理、生态长廊和林下种植经济的具体成果。这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庄的建设,在取得百姓支持和立项争取资金方面的做法成为不少学员表示要学习的经验。 下午,培训班学员赶到闽清县云龙乡后垅村学习。后垅村是中科院院士吴孟超的家乡,正在从“美丽村庄”向“幸福家园”的建设中迈进。后垅村人口2379人,人文历史厚重。乡政府工作人员曹军清带培训班现场察看了村里广场建设、种植基地和传统民居保护的情况后,云龙乡党委书记杨大兴和后垅村村支书吴超在一座修旧如旧的古民居中与学员们进行现场互动。杨大兴提到在这个云龙乡最大的村开展扶贫工作的意义在于“美丽乡村建设要有人气”。他还提到该村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富民工作的底气,以及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来聚财气的做法。后垅村治理农村乱象的“减法”及通过乡贤订立村民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的做法也给村支书们提供了借鉴。 在示范村的参观现场,一些村支书不断“挑刺”,所提出的问题具体到种植果蔬项目的可行性,美化村庄是否做表面文章不受老百姓欢迎,村庄建设是不是因为有“天线”或“长官意志”才有大资金支持等问题。没有两把刷子,还真招架不住这些来自福建重点扶贫县的基层村支书的“集体轰炸”。 据了解,从村庄选点到参观环节到解说内容的设计,培训班都下了一番功夫。为了更好的教学培训实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黄如炫多次到过现场教学点的村庄,他赞扬每一次现场交流都会发现村庄有新变化。培训班的班主任张吟说,学员现场看的村庄是福建省委领导过目圈定的教学点,为的就是要真正帮助村支书们能复制或学习致富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