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省五大剧种之一的高甲戏,曾经广泛活跃在闽南一带百姓文化生活的舞台上。然而,2000年以后,这个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戏曲却在它的发祥地南安“销声匿迹”了。十几年来,优秀演员出走、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不再。痛定思痛,南安市有关部门将高甲戏剧团进行企业化改制,重组后的剧团依靠“两条腿”,让—— 南安高甲戏 走出涅槃重生路 高甲戏《铁骨丹心》 ▼大幕拉开前,家丁丑角还抓紧提炼剧情。 ▼演出间隙喝口水。 东南网5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王帅 通讯员 黄小燕 朱晨辉 文/图) 锣鼓敲响,大幕拉开。5月15日,在南安市高甲戏剧团的戏台上,剧团企业化改制后第一台大型原创剧目——《郑成功》正在排演。老团长张芳颂在台下认真观看,不时纠正演员的唱腔和动作,力求尽善尽美。“郑成功和高甲戏是南安的两张文化名片,用高甲戏的形式来阐释郑成功,对南安来说意义非同一般。”张芳颂说。 据了解,为保证剧目质量,《郑成功》剧本邀请国家一级编剧梁郁南执笔,张芳颂协助创作,历时一年,初稿创作完成,经过多次专家评审、反复修改最终定稿。南安市文体新局副局长王连福告诉记者,高甲戏《郑成功》是政府向南安市高甲戏剧团有限责任公司购买的文化产品。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郑成功》将在6月的“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上首次公演。“先在南安巡演,待时机成熟之后,我们考虑明年携带《郑成功》赴台演出。”王连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