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史为根,以民为本。做村庄规划,现状调查,基础资料收集是关键,要深入了解村庄的历史,包括村史、家史、家谱,寻根问祖,还要分析村民的状况,包括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男女比例、劳力状况、人口与用地的关系、人口发展趋势。此外,如何吸纳人口,吸纳外来人口,吸纳本村人口的回归等等,都是村庄规划要考虑的内容。总之,要了解村民想什么,需要什么,盼望什么,这是做好村庄规划的第一步。 要分类指导,有的放矢。每个村庄都各不相同,不能千村一面,百村一稿,要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稿。在规划中要充分体现现代乡土气息和乡村风貌。从村庄的类型看,一般分为四类,一是列为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村庄,它们的特色都是特定的,需要编制保护与发展规划;二是全部新建的村庄,这类村庄一般依规划而建,需要编制完善配套规划;三是需要整治的村庄,这类村庄有新房,也有旧房,需要编制提升、优化、整治规划;四是渐渐消失的村庄,这类村庄大多是偏僻的自然村,需要搬迁到造福工程点或精准扶贫安置点,需要摸清村里有什么有价值的文物。通过分门别类,做到有的放矢,比如河流区域的村庄注重生态保护,丘陵山区的村庄注重防灾减灾。 要规划引导,设计主导。按照《福建省村庄规划导则》,村庄规划分为村域规划、村主要居民点规划两个层次。村域规划以村行政区域为规划范围,主要任务是对村庄居民点的布局及规模、产业及配套设施的空间布局,以及耕地、林地、菜地、河道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等提出规划要求。村域范围的各项建设活动应当在村域规划指导下进行,重点是以产业策划为纽带的发展引导和土地利用规划接轨的建设控制。要科学划分山、水、田、林、路,合理安排生产、生态、生活空间。村主要居民点规划主要任务是合理确定村庄的规划区范围、规模和建设用地界限,统筹村民建房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对近期集中建设区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提出近期整治改造措施,进行村庄农房整治和新增建设用地规划设计,创造村庄居民的和谐人居环境。重点是用地布局、设施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上述要求直接引导村庄规划的全面开展。必须在设计上下工夫,在原来要求“五图二书三表”基础上,重点突出三张图,即现状图、规划布置图、设施配套图,这样的设计农民看得懂,用得上,就会受欢迎、有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