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仔楼是闽南一带对洋楼的称呼。在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割山村,有一条楼下新街,街上的番仔楼均由南洋归国华侨所建。 那时,村中人为了谋生,下南洋一带打工,寄钱寄物回家,兴建番仔楼。同时,他们不忘将当地的文化带回老家,放进自家的大厝里。由此,番仔楼采用折中主义风格,建筑样式中西合璧,细部的装饰体现出浓郁的南洋风格。尽管时光已在这些楼宇身上留下印记,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半个多世纪前海外游子对故土的思与恋。 据介绍,这条新街长约300米,建于1948—1949年间,是由旅居南洋的华侨们投资的,迄今已有66年的历史。当时,几乎整条街的房屋,都是由一位名叫阿四(闽南语)的建筑师承担建造的,因此风格统一,齐整有序。 新街沿街立面处理基本分为三段式:下段为骑楼立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顶或露台。站在街中央,举目上望,有不少浮雕“攀爬”在外墙面上或檐口窗楣边,都是南洋建筑比较常见的龙凤松鹤、双龙戏珠、梅兰竹菊等图案。 楼顶的雨漏装饰尤为精美,一条街几十种雨漏造型,形象各异,色泽鲜明,蔚为奇观。雨漏,又称滴水嘴兽,是建筑输水管道喷口终端的一种雕饰。细查看这些在二楼栏杆外、悬于半空中的雨漏,有麒麟、狮子、水鸭等多种造型,惟妙惟肖。 新街番仔楼基本都是二进结构,分为主厝与护厝。一幢名为“登碧楼”的大宅内,前后厝宅是用一条短廊连接的,形成一个近似“工”字形的结构。主厝房间大而宽敞,护厝的房间则相对狭小,居住区楼顶皆为传统中式的“金”字形瓦顶。后厝宅也是分上下二层,共有十来间屋子,气派大方。居民们说,在这里居住冬暖夏凉,房间采光、透气方面也相当不错。 这样的建筑是中国传统的檐廊式建筑对西方敞廊式建筑逐步吸收、融化、演变而来,为的是适应南方多雨、多风、酷热的气候特点。木头、红砖、灰岩是三种最基本构建物,它们互相搭配合理,线条明朗,一点都不会给人杂乱的感觉。 在割山村有一位年近八旬的阿婆王顺娘,家里至今珍藏着一本66年前的归国护照。王阿婆说,当初因为家庭原因,她只身一人回国,远离了旅居马来西亚的父母,内心彷徨困惑。在单独生活了几年后,父母才终于回国与之团圆,那段岁月使她终生难忘。 “整整66年了,都不曾忘怀那段离别与重逢。”其实,像王阿婆一样,新街的每一幢番仔楼,都是一个生离死别、背井离乡的故事。番仔楼,就是出外打拼的闽南人与故乡最坚韧的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