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新貌: 农民立志 干部定心 政府立信 谈到农民致贫的原因,基层干群普遍反映,不怕受天灾,不怕缺技术,最怕农民“缺动力”,就是村里常说的“庸人、懒汉”,丧失了脱贫的志气。精准扶贫一年多来,一些“找准病根、对症下药”的贫困户,不仅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更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记者来到宁化县石壁镇杨边村,眼前是一片白墙青瓦,村头新整理的菜地,种满了绿油油的蔬菜。看到记者进家门,村民张思炏连忙端出粗瓷碗倒茶。 张思炏全家六口人,儿子、媳妇、孙女身体都不好,一家人日子过得比较艰难。去年村里搞土地流转,建起了观光农业园。按照“入股分红型”模式,老张拿出一亩地入了股,每年租金有1500元,年底还可以分红。“加上打零工、种烟叶,去年全家收入近两万元。”张思炏拉着记者说。 村民精神面貌有了变化,各级干部“心气儿”也提了起来。清流县嵩口镇沧龙村村支书陈志明说,省里派驻村干部,市县乡干部挂钩,一户一策找出路,“农民增收拿到真金白银,才真服你、真信你,干部搞扶贫也真正找到了成就感”。 在建宁县,以前种粮遭了灾,每年都有农民到县政府上访。如今政府服务、经纪人牵头、水稻种植保险兜底,农民种粮效益好,去年信访量减少了一半以上。扶贫工作不仅缓和了干群矛盾,政府形象也有了很大改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