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倒黄连树,幸福花开万年长。”秋日下,白墙黛瓦的小楼房与青山绿水比美,身着“凤凰装”的畲家妇女正在热情推销着白茶等特色产品。30多年前,这里却是一片“家家竹木屋、顿顿难揭锅”的艰辛景象。 作为福建宁德地区为数众多的畲族村落,有“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的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从就地帮扶到整体搬迁,再到整村推进精准发力,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转身。 山中岁月不堪苦 “要是有现在的路,她肯定能活下来。”提起亡妻,69岁的畲族村民李先如眼含泪光。 40多年前一个深夜,在赤溪村的下山溪自然村一间茅屋内,李先如眼睁睁看着妻子因难产来不及送医而去世。 “那时的家是一个‘挂’在海拔1000多米山腰上的寨子,出村唯一的路是盘踞在山间的羊肠小道。一旦有人生急病,拿药都来不及。”妻子的死成为李先如永远的痛。 第一次,李先如如此强烈地渴望离开世代居住300年的大山。“住的是茅草房,到了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地瓜饭,配的是野菜和盐水。有的婆媳共穿一条裤子,日子真是苦啊!” 1984年,时任福鼎市委报道组组长的王绍据第一次走进赤溪村,许多畲族家庭贫困景象让人落泪:全家没有一只像样的碗,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连件遮体的衣服都没有…… 王绍据将当地贫困情况投书媒体,引起全国轰动。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赤溪村因此被称成“中国扶贫第一村”。 为拔掉赤溪村的穷根,各级政府想了不少办法,无偿提供杉树苗、羊羔,希望给村民找到致富路。但限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杉树苗栽下去,没有一株成材;山上茅草太硬,山羊啃烂了嘴,根本养不活……村民的脱贫激情逐渐消退。一晃十年,到1994年底,下山溪人均收入不足200元。 “‘输血式’帮扶无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根本问题。”磻溪镇党委书记郑晋生说,加上基础设施和老百姓思想观念跟不上,赤溪村早期脱贫的步子迈不开、走不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