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十二连增,印证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道路,这其中的粮食生产中国经验生动而厚重。 种子在变、技术在变,种地正走出“靠天吃饭” “把论文发表在国际高端期刊上,更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中国农科院迁飞害虫实验室研究员罗礼智常说的一句话。他认为,农业科研要提倡顶天立地,既要出高端论文,搞清楚机理研究,还要提出具体办法,为农业生产解决实际问题。正是这份理念,让他致力于迁飞害虫的高效防治,帮助众多农民在2012年肆虐华北的玉米黏虫灾害中实现“虫口夺粮”。 各类气象灾害和病虫灾害多发、重发,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面对的常态。“研发上要占领科技前沿,推广上要接地气。”从常态化发布技术明白纸到关键农时出台专家意见,由南到北,无论春耕、秋收,科技服务贯穿始终。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农机化水平超过61%,品种对提高单产的贡献率达到43%。 种业是农业科技皇冠上的明珠。“作为第一产粮省,黑龙江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向北扩种,其中推广早熟、中早熟品种功不可没。”玉米遗传育种专家戴景瑞说,在引进早熟品种之前,受自然条件限制,黑龙江第三、四积温带一般不能种植玉米。随着德美亚系列早熟品种的推广,玉米种植区域逐渐向北挺进,种植面积由此增加近2000万亩,仅此增产近1000万吨。 农机是农业科技的物化载体,粮食连续增产的12年恰恰是农机发展的黄金时代。农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说,我国农机化先后突破了复式整地、免耕播种、高速栽插、高效施药等一批关键技术,有效挖掘了增产潜力。河南省在2000多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下,“钢铁麦客”成功替代,4000多个农机服务组织遍布全省。 超级稻是我国粮食科技界对世界粮食安全的突出贡献。2005年,中央明确提出设立超级稻项目,相关研究不断加速。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超级稻试验田高产纪录不断刷新。对应的是,每年大田推广面积由2005年的3837万亩扩大到了2014年的1.36亿亩,所占水稻种植比重由8.7%提高到了31%。湖南益阳市农户冷卫国说,他种植超级稻的第一年比常规稻亩均增产130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