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网消息(张尚瑶 李永贵 张川闽文/图)“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就是似诗如画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的真实写照。 屏南是旅游大县,因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白水洋、鸳鸯溪自然神奇景观而闻名遐迩,而漈下村更是屏南人的骄傲。 冬日雨后,悠闲地走在古村落里,块状的青石台阶,斑驳的黄土老墙,和谐静谧的木拱廊桥,年久失修的水车,自在游弋的鲤鱼,聊天休憩的村民……很美,也很舒适。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就是屏南正着力打造的美丽乡村。”县委书记程树平说。 眼下,屏南县委、县政府正着力通过引进文化艺术人才,在既有古村落的有利因素下,积极探索“文创旅游”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 ”优势,力争10年内,打造旅游人数达1千万以上的国际性文化创意硅谷和文化旅游胜地,践行文化惠民,给传统村落插上腾飞的翅膀,助力精准扶贫。 传统古村落,历史“活化石” “屏南县无论从地理位置和文化资源上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都具强劲的潜质、看好的前景。屏南很多古村落的村落建筑保存完好,而且民俗民风仍然存在,这是屏南人民的财富,更是人类的瑰宝。我相信,屏南的传统村落会像白水洋、土楼一样熠熠生辉。”福建省艺术馆副馆长宋珍珍如是说。 1月16日,冬日冷清的双溪古镇,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传统村落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当天,屏南传统村落文创产业推进会在这里召开,吸引了数十名来自北京、上海、厦门等地文创专家学者参加。在参观完漈下村文创转型成果展后,宋珍珍发出上述感叹。 目前,我省“中国传统村落”的数量共有125个,宁德市有31个,屏南就占了12个,其数量之多,保护之好,在全省实属罕见。 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据史料记载,屏南1735年立县,人口近20万,但境内人类活动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在全县258个村落中,保存遗产丰富或传统风貌建筑较多的传统村落有120多个。双溪镇、漈头村、漈下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双溪社区、漈头村、漈下村、棠口村、长桥村、柏源村、北村村、后龙村、厦地村、北墘村、芳院村、寿山村先后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还有省级传统村落11个。 屏南不仅中国传统村落众多,而且非遗项目更是如明珠般璀璨,光彩耀眼。木拱桥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浙22座木拱廊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我省12座中,屏南占了5座。屏南还拥有国家级非遗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平讲戏、四平戏、双溪铁枝。拥有省级非遗9项、县级40多项,拥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万安桥、千乘桥、百祥桥、漈下建筑群。拥有省文物保护单位岭下广福桥、广利桥,双溪文庙、城隍庙,小梨洋甘国宝故居,漈头牌坊群,熙岭九峰寺。2008年,屏南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传统戏曲)”;2015年,屏南被命名为“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和“中国民间武术文化之乡”,可谓实至名归。 “这些文化资源都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文创产业非常难得的基础。”宁德市政协副主席黄家盛表示,传统村落是乡土历史的活化石与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人居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它们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宝贵资源和文化原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