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漳州长泰县岩溪镇珪后村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村部祖厝边旧村改造项目,编修整理古民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使其成为当地久负盛名、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珪后村将村落丰富的历史文化要素与景观营造、产业培育相结合,有利于提升村落的吸引力,激发村落发展的活力。福建类似于珪后村这样文化资源丰富的村落不在少数,但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急剧改变的社会背景下,这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落后的代名词,村民的认同感逐渐减弱,古村独有的历史文化、地方特色风貌无法受到科学、有效保护。对此,笔者根据调查情况总结几点珪后村成功经验。 实施对村部周边祖厝整体保护改造,并编修旅游线路及整理古民居项目。珪后村专门成立古民居古文迹整理编写小组,聘请专业的设计院对古民居开展抢救性挖掘,开发珪后村的历史文化资源,针对普济岩、追远堂、叶文龙故居等十几处进行旅游线路设计,开发进行旅游资源。2014年以来村里已投入100多万元,整治见仔楼、核仔厝、追远堂、升厝、花田祖厝等建筑,编制古民居画册。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村里注重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民俗,“三公下水操”、元宵点灯、舞龙表演、芗剧表演和传统手工艺大树碱面制作等民俗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实行喜事简办、喜事新办,开展“孝子贤媳”评比活动,每年评选3-5户“孝子贤媳”户,统一挂牌挂灯,创建和睦家庭。 充分挖掘乡村景观的经济价值。自从古民居开发以来,村里把文化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结合起来,山上连片造林,山下坑垅田立体种养,耕地发展蔬菜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成为珪后村旅游的又一道亮丽景观。促进乡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乡村多种经济是非常有益的。每年来珪后村的游客大大增加,不仅使得当地的民俗文化得到传播,并且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珪后村的生态农业也在旅游开发中得到了实惠。(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 余丽燕/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