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春夫妇正在撑架上固定绸布。 “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巧习针。”4月8日,在福安市溪潭镇芹洋村,记者看到67岁的刘吉春和他的妻子正在赶制一件蕉城霍童客人用于迎神活动的“神衣”。 张弓搭架,一根银针,一缕缕五颜六色的丝线在指尖穿梭,针线跳跃间,一件色彩明快、栩栩如生的工艺品便跃然布上。芹洋刺绣作品主要以人物肖像、花鸟鱼虫、动物猛兽等为主,或栩栩如生、憨态可掬,或古朴典雅、玲珑可爱,或粗犷豪放、憨实逼真,极具地方特色。 刺绣历史源远流长 芹洋村位于福安市溪潭镇西部,尽管交通不便,但其刺绣业却远近闻名,历经百年传承,仍然生生不息。 “在我太婆的时候,刺绣还不是用针线,而是用笔画出来的。”刘吉春介绍说,后来人们发现用针线绣出来的工艺品相对于画出来的更易于保存。于是,村里人便纷纷效仿。前几辈的家庭妇女大都绣些虎头鞋、猫儿鞋、狮子帽等小件东西。到解放初期,村中闽剧团的设立,由于戏衣、冠帽等道具易被虫蛀腐蚀又无处添置,刘吉春的叔叔、剧团琴师刘文玉师傅便急中生智,精研出了一整套戏班衣袍刺绣工艺。随后,他购回原料、添置刺绣的弓张单架,招收村中女工,开办刺绣坊,开始制作冠帽、戏衣等道具,刺绣工艺日显光大。到了文革时期,芹洋村刺绣和村中闽剧团被列入“破四旧”而停止。 文革结束后,古装戏剧重返舞台,村中妇女们才逐渐恢复曾经的老手艺,闽东各地剧团争相前来订购。刺绣种类也从单一的戏剧服饰拓展到民宅厅堂的桌围、寿序、“龙伞”、“神衣”及少数民族服装、饰品等,一大批能工巧匠脱颖而出,芹洋刺绣日盛。 那时几乎“户户有绷架,家家会刺绣”,全村六成以上的家庭主妇、未嫁女子都在刘吉春家族作坊中学过手艺,刘吉春的刺绣手艺就是从叔叔刘文玉那里传承下来的。“我与小叔刘文玉走的近,没木匠活时经常往他那跑,边帮忙边向他学习戏衣制作。”刘吉春说,在他小叔刘文玉去世那年,为了小叔及其作坊的名声,毅然接手刘文玉之前欠下的戏服订单,时光荏苒,这一接手就是卅载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