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每个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的需求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转变。 福建“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实施粮食生产能力与地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业生态循环等工程,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回归自然,保育好水好土 今年来,八闽各地田间地头盛开紫云英。 “通过冬种紫云英,春天再还田就变成土地的‘营养餐’,田地不但好耕作了,每亩水田还可以减少施用水稻专用肥15公斤左右。”浦城县农业局土肥站站长刘志华说,不少农户尝到种植紫云英提升土壤有机质,促进农作物增产的甜头,今年的紫云英种子大家都抢着要。 “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紧绷,单纯依靠拼资源、拼环境、拼投入品的粗放经营已难以为继,转方式势在必行。”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依靠拼命使用化肥来提高产量的模式严重透支地力,导致地越种越硬、土越种越薄、肥越施越多。目前我省的化肥利用率约为33%,这也意味着部分没有被吸收的化肥随着雨水流入江河,带来了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要有绿色的农产品,保育水土是第一步。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省每年种植绿肥100万亩、秸秆还田100万亩、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100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000万亩(次),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完善和落实扶持商品有机肥生产和使用的相关政策,对适度规模经营的生产者使用商品有机肥给予补贴,并根据经营期内地力增减情况予以奖罚。 在用药方面,发展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推行精准施药和科学用药,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 一直以来,畜牧养殖业是农业面源污染的大户。“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在加大治理力度的同时,大力推广猪—沼—果(茶、菜、菌)和稻鱼共生、鱼菜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 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扶持畜禽规模化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鼓励生猪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以猪粪为原料的有机肥厂。开展区域性残膜回收与综合利用,加快推广应用可降解农膜,建成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 放心食品,全程追踪监管 又是一年春茶上市时节,在安溪县,许多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记者出示了与乡镇农技站站长签订的合同。合同显示,合作社向农技站购买农药,农技站必须保证茶叶卫生质量安全,若茶叶被查出有农残问题,农技站站长须赔偿一切损失。如今,这一做法在安溪已经相当普遍。 如何保证农产品农残不超标? 安溪县多年前已着手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农药准入控制体系。对农药实行招投标制度,由农业主管部门的专家组根据“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原则推荐农药品种,并委托中介组织进行公开招标,只有通过招标、准入的农药才能获准在安溪境内销售、使用。安溪县新合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原安溪供销社)是当地政府指定的唯一合法农资产品代销机构。该公司目前在全县拥有多个农技站,遍布各个乡镇、村落,专门负责农药代销、指导茶农使用农药。而进入安溪市场的农资产品,都必须加注条形码,通过扫描条形码能够查询产品从出厂到农民使用的整个过程,茶农也须持有该机构下发的农资购物卡才能购买到相应的农药品种。 依靠这一套体系,灭多威、硫丹、三氯杀螨醇等多种剧毒农药已经难觅踪迹。 “通过对农药投入品购、销、用全程监管,保证农产品安全。”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安溪县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的基础上,我省已经着手在54个涉农县启动建设农药监管平台。 下一步,我省将重点对茶叶、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作物所使用的农药和畜禽、水产所使用的兽药实行入市备案审核、统一经营登记,建立和完善农药兽药经营诚信档案、购销台账制度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销制度,实现农药兽药购、销、用流向可追溯。 与此同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台,从今年起,将设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加工企业,列入省级规范社名录的农民合作社,进入超市的规模种植养殖场(基地)和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的食用农牧产品、水产品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实现大宗食用农牧产品、水产品质量可追溯。探索建立加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管理的监管机制。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每年创建省级以上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各100个,五年创建部级水产养殖健康示范场50个。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步伐,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每年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65个,到2020年力争全省累计有效使用达3975个,实现“三品一标”认证位居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