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毫 建阳是建盏的发源地,当年水吉的窑口上人马穿梭,热闹非凡,如今只有长长的龙窑遗址还依旧卧在山坡上,让人遐想昔日的繁荣。建盏虽在宋代盛极一时,之后却在历史上留下过较长的一段空白。 当它穿过岁月的尘埃,再次出现在世人的眼前时,已是上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粗粗的一个剪影,便已轰动陶瓷界。 之后,现代建盏仿制业开始发展起来。张修潘师傅便是建阳较早从事仿古建盏烧制的老师傅,生于1945年的他,18岁开始学烧陶器,与泥土打交道已逾50年,现在是建阳首批“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的传承不是一味地仿制,而是敢于创新,他自行设计制作了气窑,专用于烧制建盏。他认为,气窑在用火上更接近于柴窑,更能体现出泥土浴火重生的感觉。 他按传统的泥料和釉面配方进行多次调整配制,成功烧制出金、银兔毫、油滴等作品,还能烧制出大器型的建盏精品,很受藏友们喜爱。张师傅的手艺源自建阳本土的制陶工艺,从选料到用具都沿袭传统,采用纯手工制作,他还可以用手工拉出梅瓶、玉壶春瓶、天球瓶、将军罐、茶壶、香炉、围棋罐、鸡蛋杯等50多种高难度造型。多年来,张师傅烧制建盏始终坚持原产地原生态,选用的都是建阳当地的陶土和矿釉。 随着近年来建盏市场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负面的纷争,厚道的张师傅从不掺和这些,只是特地将自己烧制的建盏拿到福建省陶瓷质量检验所进行检测,并为顾客附上有关检测报告。 (本报记者 祝敏松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