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治污设备后,养猪场摆脱了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局面。 人工湿地对降低总磷浓度效果明显,成为净化养殖废液的重要一环。 水系发达的南靖是漳州重要的水源地。但这个山区县也曾是生猪养殖大县,多年来,不规范的养殖让流域不堪重负。 去年,一场声势浩大的生猪养殖污染整治行动在全县开展,一年内,超过350万平方米的猪圈与70万头生猪退出禁养区。然而,在水涨船高的猪市行情下,行政力量虽然立竿见影,却留下死灰复燃的空间。为此,南靖引导养殖户用技术改造生猪养殖业,为“二师兄”撕去“污染大户”的标签,从农业源头推进流域治理。 史上最严 生猪养殖整治 高峰时,南靖全县生猪存栏量超过200万头,等于每个人养6头猪。 陈六二是靖城镇下割村的老书记。去年卸任前,他干的最后一件事,便是参与清理了村里数万平方米的猪圈。对他来说,一块心病终于了却。 “不规范的养殖对环境危害无穷,苍蝇满天飞,一脚就能踢中十来只苍蝇,饭菜上桌一定是苍蝇先吃。”陈六二所在的下割村位于西溪边上,全村养猪让村里的河流成了“黑龙江”,“找个洗手的地方都没有”。 水质监测数据同样触目惊心。南靖生猪养殖以散户为主,大多不愿意进行环保设施投入,污染直排。监测结果显示,在下割村这样的生猪养殖集中区域,水体氨氮浓度曾超标100多倍,总磷浓度超标400多倍。 去年开始,南靖启动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生猪养殖污染整治行动。禁养区内的所有猪圈被如数拆除,禁养区外只保留存栏量高于400头的养猪场。在规定时限内,未完成清理指标的挂钩干部,将面临诫勉谈话、年度考核不合格、就地免职等惩处。 行政强制力的效果立竿见影。一年多来,全县共清理猪圈353万平方米,消减生猪70万头。只有308家规模以上养殖场得以保留。 生猪整治的效果,也逐渐反馈为流域水质的提升。以芗城区与南靖县交界断面的靖城桥监测点为例,当前,监测点的氨氮浓度为0.4mg/L,总磷浓度为0.21mg/L,基本达到了三类水的标准。而去年同期,这两个指标分别为2.2mg/L和0.6mg/L。 但是,流域污染威胁并未因此终结。在南靖县环保局副局长刘坤生看来,行政力量治水,难以标本兼治。“猪肉行情看涨,一头6个月出栏的猪,利润超过1300元。养殖户铤而走险恢复养猪的可能性很大。” 更大的隐忧在于,被保留的300余家养殖场,若不进行规范化养殖,同样后患无穷。 用环保技术改造传统畜禽养殖业,成为大势所趋。由此,一批环保治污企业应运而生,落地南靖,并以朝阳行业的姿态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