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援宁干部在闽宁镇调研精准扶贫。袁宁摄 闽江水长,六盘山高。 1996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福建与宁夏确立对口协作关系。从此,两地结下不解之缘。 20年,山海结盟,扶贫协作催生全面合作。20年,闽宁携手,优势互补生成新的优势。 福建按照中央要求倾力帮扶,宁夏珍惜发展机遇主动对接。闽宁协作迈着坚实的步伐,不断谱写新篇章。 20年来,我省财政向宁夏无偿援助5.05亿元,各对口帮扶市、县(区)投入累计5.19亿元,社会各界、企业捐资捐物2亿多元。 20年来,福建先后派出9批140名干部到宁夏挂职、16批980名教师到宁夏支教、348名医疗技术人员到宁夏支医、19批农业技术人员到宁夏支农。 闽宁携手合力脱贫攻坚,宁南地区踏上了小康之路。作为我省援宁工作重点地区,固原市去年地区生产总值217亿元,是20年前的15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7项指标增幅居宁夏5个地级市之首。 历史使命 闽宁结缘成一家 宁夏南部山区8县,又称西海固地区。“天上无飞鸟,地上沙子跑,山是和尚头,有沟没水流。”这里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包括西海固在内的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成为党中央、国务院最牵挂的人群。 1996年,“八七”扶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东部比较发达的13个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的战略部署,指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帮扶主战场,就是西海固。 一场改变历史的闽宁扶贫协作拉开了序幕。 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随即成立,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担任组长。 当年11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决定:两省区政府每年举行一次联席会议,总结对口帮扶工作,协商解决有关问题;建立扶贫协作发展基金;从沿海5个省辖市中选出8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对口帮扶宁夏8个国定贫困县;互派挂职干部、部门对口协作等。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深入宁夏南部山区考察。六天的时间里,入农村、进企业、访农户,一路调研,一路思索。在调研西吉移民搬迁的吊庄玉泉营时,习近平提出了建设闽宁村的设想:集力聚资,将其打造成具有样板意义的闽宁协作示范村,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 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宁夏和福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着明显不同,彼此协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双方可在“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指导下,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为中心,以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为重要任务,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协作,促进闽宁双方共同发展。 习近平明确表态,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一项政治任务,我们要坚决完成,对联席会议议定的事情要尽快落实,所承诺的事情也要抓紧兑现。 一诺千金,薪火相传。 20年来,一批批福建援宁干部踏遍宁南的沟沟坎坎、旱塬峁梁,把所有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抛洒其中。 20年来,福建省牢记党中央、国务院的嘱托,不断创新和完善闽宁扶贫协作机制,从单纯的政府援助到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跨越式发展。 一年一度的“省级联席会议”,在两省区形成了协商、推进、监督机制,使得每年的协作项目都能与扶贫开发和宁夏发展大局紧紧相扣。“宁夏所需,福建所能”,福建的人才、资金、科技、经验、市场要素等深深植入到宁夏发展的“肌体”,形成造血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了宁夏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 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省委书记尤权指出,闽宁对口协作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两省区人民共同的责任和事业,我们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协作,推动闽宁两省区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互助双赢 “闽宁模式”铸典范 岁月倏忽,廿载春秋。从修路、建井窖、坡改梯到闽宁协作示范村的建设;从单纯的政府援助,到引入市场机制动员闽企赴宁投资;从支教支医,到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不断深入,互利共赢。 1997年7月15日,银川城外永宁县,“闽宁村”正式奠基。从400多公里外的西吉县山区搬迁来的第一批8000名移民,在这块土地上艰难创业,来自福建的技术人员教会了他们菌菇、葡萄等种植技术。2001年,闽宁村“升格”为闽宁镇。如今全镇6个村,6万多人口中,4.4万是生态移民,广场、商店、医院、学校应有尽有,标准化的住宅小区整齐排列。曾经沙石肆虐的闽宁村蝶变为现代风情小城闽宁镇,数万人的命运得到改变。 崛起于荒漠中的闽宁镇,是闽宁协作扶贫的样板。20年来,福建高度关注西海固地区的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把有限的帮扶资源重点投向贫困地区的搬迁改造、饮水设施建设、就医条件改善和贫困户增收等民生项目,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变化。如今,同心县惠安新村,盐池县南苑新村、北塘新村,原州区团结新村、利民村等140多个闽宁协作示范村,20多个闽宁协作移民新村相继出现在宁夏大地,用事实证明了闽宁协作示范村的样板意义。 这里,同样成为闽商开疆拓土的新战场。 贺兰山下,万亩葡萄园一望无际。“种葡萄,这里的气候、土壤条件比法国波尔多还要好。”闽商陈德启流露出的是落地生根的安定和对未来发展的自信。 通过提供优良种源、技术支撑等服务,入住闽宁镇的德龙酒业带动了周边区域的葡萄种植、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发展起观光农业。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提供万余个就业岗位……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来自东南的“孔雀”越来越多朝着西北飞—— 2011年,由援宁干部做媒,闽商严国圣投资建起宁夏国圣食品有限公司,将自己的“薯业帝国”移师西吉。29种休闲食品每年“消化”4万吨马铃薯,建繁育基地,引进新品种,与农户形成土地流转和技术合作互惠互利的模式……其全产业链的打通,成为西海固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样本,贡献了西吉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三分之一。 潘文贤,这位专做“人造花”出口的老板,此前辗转沿海多地考察后来到隆德,他立即拍板,一个投资1亿元的人造花项目,落户隆德闽宁扶贫产业园。“对于我们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这里的人工成本更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福建在宁闽商有4万多人,企业总资产已达800多亿元,年营业额约200亿元,上缴税收约1亿元,安置当地劳动力就业3万多人,拥有当地制造业、养殖业、手工业的代表性企业。他们颠覆着西海固延续了千年的靠天吃饭的耕作模式,成为推动宁夏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此外,在闽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宁夏已在福建建立了5个较大的劳务基地和3个劳务工作站,有4万多人稳定务工,每年获得劳务收入超过10亿元。 闽宁扶贫协作机制集中了干部群众的智慧,也经历了实践的检验,打上了“闽宁模式”的烙印。2008年7月,在全国东西扶贫协作经验交流会上,闽宁扶贫协作机制被誉为“东西扶贫协作的典范”。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东西协作会议上推广“闽宁扶贫协作机制”的成功经验。 山水作证 塞上新颜诉深情 “虽然当年出发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到那后发现,情况比想象中艰难得多。”回顾起当年的援宁岁月,第二批援宁干部领队、福建省扶贫办原主任马国林仍感慨万千。 首先是水,在西海固,水贵如油,喝水、洗澡成为挂职干部最头痛的问题;其次是树,一望无际的戈壁与南方的满眼绿形成极大反差;第三是当地传统的顺坡种植耕作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收成寥寥无几;第四是路况极差,每次下乡,他们都要备好军大衣、水和馕等物资,以防车辆半路抛锚,餐宿野外。 让马国林倍感欣慰的是,经过闽宁双方20年的共同努力,当年的苦瘠之地已旧貌换新颜—— 在固原原州区与西吉县交界的张易镇南湾村,村民们只要拧开屋外的水龙头,白花花的自来水便喷涌而出。饮水工程让他们再也不用到十几公里外的山谷下找水了。 在固原县城,8年前连当地常见病都无力接诊的原州区医院,在福建协和医院多年对口援建下,如今已是科室齐全的二甲医院,正在申报三级乙等医院。 在西吉县将台镇,当地群众可在闽商创立的华林蔬菜基地里上班。他们无需背井离乡外出打工,靠着勤劳的双手,每月能挣好几千元。 “不但山更绿,水更清了,更关键的是这里的人不再一筹莫展,浑身充满精气神!”不少挂职干部多年后回到宁夏,惊喜地发现,西海固的人已经让人刮目相看。 帮扶,要扶“智”。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归根到底要靠知识传授。第六次闽宁联席会议决定,福建百所学校与宁夏贫困地区百所学校结为帮扶对子,实施“闽宁万名失学儿童救助工程”。20年来,福建帮助这里新扩建学校236所,资助贫困学生9多名,为宁夏培训教师7585次。 帮扶,更要扶“志”。 “劳务输出,可以饱肚子、挣票子、换脑子、学点子、找路子,是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19年前,来到西吉县震湖乡孟弯村的援宁干部这样劝说。通过阳光培训和劳务对接,宁夏上万名的年轻人走出大山,基本实现“一人打工,全家脱贫”。他们不仅学习到先进的知识技术,也将更开放的理念带回到了大山,一点一滴地融化父老乡亲们固化的思想壁垒。 蒙忠鹏就是走出大山,随闽宁劳务交流到福建“见了世面”。7年后,他带着在福建的所见所闻所学回到了宁夏,开启创业之路。2012年,筹资100多万办起了“小秋杂粮”,并注册了西吉县震湖鹏强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他的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多个乡镇数千农民致富奔小康。蒙忠鹏说:“眼光变了,天地就大了。” 这样的故事很多。谈到闽宁合作,宁夏驻福建办事处主任朱东充满深情:“我亲身经历了不少闽宁合作大事件,我深深感受到宁夏人民与福建人民就是亲人。在20年携手共进的历程中,两省区人民结下了深深的情谊,这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互学互助,援宁干部一样收获满满。马国林说:“两年挂职一生受用,过了六盘山就没有吃不了的苦。这给东部沿海地区的干部补上了重要一课,对今后的成长很有帮助。” 闽宁协作带来的“闽宁效应”,意义深远。 二十载相携情更深。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东风,昔日陆上丝绸之路枢纽的宁夏,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福建,将在更广阔的平台上,翩跹共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