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韩村全貌 大韩村古榕树群 大韩村村口小公园 进村道路修建现场 举办锌橙文化节推介大韩村的农产品。 党员干部带领村民治理村庄环境。 东南网3月1日讯(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吴苏梅 文/图)大韩村位于寿宁县武曲镇西部的斜滩溪畔,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全村1558人,大多数青壮年在外务工,村里缺乏适合的主导产业,2014年人均年收入不到6000元。此外,大韩村党支部还曾是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各项指标在武曲镇排倒数。 这样一个贫困村,如何找到思路、寻求发展? 选准发展路子 请专家出点子 大韩村生态环境好,属水源地,交通也较为便捷。但与良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不相称的是贫困村的身份。 贫困源于缺乏发展思路。原来全村以种植茶叶为主,但受茶叶市场大环境影响,茶叶销售对村民增收带动不大,且家家户户分散种植,没有规模品牌效应。 “农村脱贫致富最重要的是找对方向、选对路子。因此,选择产业方面要十分谨慎。” 省委组织部派驻大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周圣义说,“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我和村两委开始给村里找出路。我们一方面邀请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的专家,以及寿宁县直相关部门,多次到村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寻求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走访老村干、老党员,请村民们讲困难、讲希望。” 最终,根据大韩村的自然资源禀赋及年轻劳力缺少的实际情况,以及专家们的建议,村两委提出了发展“基于休闲观光为基础的山地特色农业”作为主导产业,以种植茶叶为主转向水果种植。同时,大韩村邀请福建工程学院编制完成了村庄整治规划。 方向定了,如何发展? 当年7月,经过一番讨论,周圣义带着大韩村的党员、大户、种植能手们,到邻近的农业大市福安学习葡萄和水蜜桃种植技术。“福安的水蜜桃、葡萄技术成熟,对农户增收的带动比较大。”周圣义说,考察过后发现,这两种水果种植成本较高,且每年台风季节损失较大,大韩村经济基础薄弱,村民承受不了这种风险。 种植项目,还得从村里找。当时,大韩村后章自然村种植的100多亩脐橙进入大家视野,脐橙投入成本不高,受台风天气影响相对较小,适合大韩村村情。且种植有一定基础,推广起来村民更容易接受。 最终,参考各方反馈,村两委决定引导村民重点发展脐橙。等发展一段时间后,村民抗风险能力稍好,再发展其他特色农业。 探索发展模式 年轻人回来了 但村里原来的100多亩脐橙,由于技术、品质等问题,一公斤还卖不到两元钱,亟需改变种植方式。 “无公害种植的脐橙,不但价格更高,销路也好。”2015年开始,大韩村一方面请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教授到果园指导农民修剪枝条、病虫害防治,通过技改提高脐橙的品质;另一方面,成立了永丰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但这一改变还不够,大韩脐橙如何按照专家的定位,发展成为“基于休闲观光为基础的山地特色农业”? 寿宁县土壤富含硒锌,大韩村也不例外。挖掘这一亮点,并结合水源地优势,2015年,大韩村为脐橙打出了“喝着矿泉水长大的大韩锌橙”的口号。“我们迎合现代消费者对生态有机产品的需求,对大韩脐橙从种植、推广、设计、包装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造。”周圣义介绍,大韩村开设了官方微信公众号“秀美大韩”,向外界实时公布脐橙种植、采摘各个环节,还创办了寿宁县第一个“青年电商创业园”,为农产品销售开拓了新的渠道。 此外,村里还修建了果园观光通道,并在2015年年底举办了大韩村首届锌橙文化节,吸引了上千名游客的到来。 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2016年底,大韩村的脐橙价格从原来的不到两元一公斤涨到7元一公斤,脐橙种植面积也增加到了近千亩。 有了锌橙这一成功模式,很快,村民们又效仿种起了猕猴桃、葡萄,总共约200亩。随着水果、水质的声名远扬,寿宁县穗丰农业开发公司进驻大韩村,成立相羊养殖合作社,发展名贵淡水鱼养殖。如今已养殖官鱼20万尾,水域面积70亩,每年为群众增加收入超过500万元。 首届锌橙文化节的火热,让大韩村意识到当下乡村旅游的前景。目前,大韩村又开始打造两个休闲文化品牌:利用村里13棵400多年历史的古榕树,打造“福建最北古榕树群”景观。同时修缮张高谦纪念馆,修建2000平方米的张高谦文化广场等,打造张高谦红色文化。 三年前发展无方向的大韩村,如今“基于休闲观光为基础的山地特色农业”已有了雏形,2016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1万元。 “村子找到了发展方向,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周圣义说,去年开始,电商创业园、合作社里年轻面孔多了,已有20多名青年返乡就业创业。 内生发展动力 来自观念之变 “村子要彻底脱贫,外力引导并不长远,还需要有内生动力。近几年的发展、探索,大韩村找到了两大内生动力。”周圣义介绍,内生动力,来自村民和党员干部的观念之变。 2015年4月,大韩村党支部与福建农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合作,创办了全省第一家村办大学——大韩农民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不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干部和学生到大韩开展教学活动、挂职锻炼、志愿服务、项目对接、技术合作等。 “到目前为止,培训已经办了12期,已经有600多名学员。”周圣义介绍,这12期课程,不仅包括农业生产的科学知识,还包括政策法规、家庭教育等等。学校不但邀请高校教师,还请来基层农技人员、机关干部等各行各业人员授课。“对贫困村来说,智力扶贫极其重要。农民大学一直开办下去,村民们的思想会潜移默化,眼界会不断开阔,这将成为大韩村今后发展的动力。” 此外,大韩村还在每个自然村成立了公益事业理事会,将外出人员团结凝聚起来,改善乡村治理模式。 大韩村的另一内生动力,来自于党员干部。 2014年时,大韩村还是典型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村干部队伍能力弱,各项工作都排在武曲镇垫底、党员不带头,群众不信任。 “群众不信任党员干部,任何工作都难以开展。”周圣义说,2014年上半年开始,村两委召开20多场村民代表和党员座谈会,并到每个自然村召集村民座谈,了解了党组织问题所在。两个月后,村两委班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整顿,并规范了议事办事的相关制度。 “两个月的整顿,效果非常明显。” 60多岁老党员陈思庆说,最大的变化是,往常村干部常把印章“别”在腰上,群众办事找不到人。经过这一整顿,有了规章制度,村委楼的红旗竖起来了,晚上灯亮起来了。村民不但可以来村委办事,也可以来学习、讨论,还能找党员干部谈心。 “去年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通过方言学习、夜间讨论、树立身边榜样等做法,带着泥土味地开展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改变很大,被当作典型在全省推广。”周圣义说,如今,干群关系也从驻村前群众对村两委不支持、不信任,到现在的“有事情找两委、有困难找书记”,2016年七一前夕,大韩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成功实现从“软弱涣散”到“党建示范”的美丽蜕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