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针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在造血上下功夫,在减负上下功夫,在兜底上下功夫。”福建省福州市委书记倪岳峰在永泰县调研精准扶贫时说,“一定要找对穷根,明确靶向,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永泰县是福州市唯一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县里把脱贫摘帽作为全县头等大事来抓,探索建立“343”扶贫体系,以明确思路、强劲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大会战”。2016年全县减贫885户2915人,脱贫率70%。 建立三项机制,全方位推动脱贫 永泰县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开展“县乡村三级联创”,构建“户为基础、村为单位、乡为统筹、县为总揽”的扶贫格局,形成了统筹协调、全员动员、考核奖惩三项机制。 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高规格调整充实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细分综合协调、村财增收、产业脱贫、造福搬迁、资金筹措、社会救助、公建提升、督导检查8个工作组。建立精准扶贫周例会制度,2016年召开例会19场次、研究议题55项。 形成全员动员机制,抽调县直单位1240名干部结对帮扶1279户贫困户,协同乡镇、村干部,挂图作战,责任到人、措施到户,全面落实生产相助、就业辅助、住房帮助等10项帮扶举措和动态管理、产业扶贫4项制度。开发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对干部帮扶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督查。 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县、乡、村三级层层下达脱贫攻坚责任书。抽调纪检、组织等部门组成4个督查组,对有脱贫任务的20个乡镇225个村开展每月一次的常态化、拉网式督查,对排名末位的由县主要领导约谈。出台脱贫攻坚鼓励激励办法和问责办法,2016年以来全县共对12名乡镇、村干部严肃问责。 提炼四种模式,深层次综合施策 坚持自强为本,因地制宜谋划产业项目,提炼出产业增收模式、资产收益模式、“合作社+”模式、领头羊模式,促进贫困村和贫苦户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在产业增收模式方面,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016年在20个村实施试点,每年可为贫困村增加村财收入122万元。实施百村民宿计划,整合古民居、古寨堡资源打造100个特色民宿,带动贫困对象投身旅游服务业。 强化资产收益模式,对重点生态区商品林实施赎买,2016年向6个村赎买3774亩,拨付款项552万元。引导贫困户将耕地、林地、茶果园等资源流转,唤醒沉睡财富。梧桐镇与春伦集团合作,发动30多户贫困户租赁耕地,户年均增收约5000元。 做强专业合作社,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为贫困户搭建产业发展新平台。同安镇占柄村成立泰峰茶叶合作社,将17户贫困户纳入产供销体系;嵩口镇溪口村成立农友之家果蔬合作社,带动贫困人员每人每年增收2000元。 推广“领头羊”模式,鼓励驻村干部和农村能人利用智力、资源优势,以先富带后富。盘谷乡新丰村组织村干部成立联合体,整合宗族山地建设千亩油茶林,按比例分红,带动贫困户增收。 依托三个抓手,多元化凝聚合力 坚持内引外联并举,联心启智结合,依托资金帮助、智力扶助、项目援助三个抓手,搭建域内外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工作平台。 成立永泰县扶贫开发协会,吸纳企业家和社会热心人士174名,2016年9月成立以来,已筹集资金200万元。对接挂钩帮扶单位,争取福州市鼓楼区首期投资13.5亿元建设福州软件园永泰分园,打造IT相关产业终端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就业。10个乡镇与鼓楼区镇(街)对接开展扶贫结对,2016年争取市级帮扶资金400万元用于16个村项目发展。 寻求智力扶助,通过实施“春潮行动”“雨露计划”等,帮助贫困户掌握李果、油茶等种养技术。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推动成立永大教育基金会等8家民间公益基金会,发放奖学奖教金150万元;联系智华教育基金会,发放教育资助金200万元。 着力项目援助,重点抓好“光彩事业”“希望工程”“幸福工程”“联村扶贫”“榕商联村”等项目。河仁慈善基金会在云山村、长坑村和埔埕村开展扶贫,连续3年每年每村扶持100万元。开展“春风·春雨·光彩”行动,联系21家企业结对帮扶21个村111户348人。引进北京新农创投资公司,以户为单元推广阳光房种植芽菜菌菇,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天每户可增加10元收入。(记者蔡茂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