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蓝金福向孩子重申守护山林的重要性。 护林队进山巡查。 祖先规定“不许砍树”, 一代代官畲人谨守不逾,立下严格的保护措施,守护村后的这片树林涵养“生命之水”不断流 汽车在山路上盘旋了很久,最终在一棵参天古树前停下来。这里就是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 地处毕架尖山麓的官畲村,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畲族村落,全村470人的生活生产用水全赖于一股发源于山顶的细泉。 “畲族先民迁居至此后,就定下规矩,山顶至村后泉水出水口的山林为水源涵养林,任何人不许入林砍伐树木,后来更发展为连入林捡拾干枯的树枝也不被允许,违规者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华安县纪委干部陈志福介绍。 一代代的官畲人谨守规矩。如今,那片山林依旧葱葱郁郁,一泓“生命之水”四季潺潺流淌。 百年铁规代代传 树一棵都不许砍 在村部,官畲村治安主任蓝阿周热情地冲了一壶茶:“因为生态环境好,我们村的茶叶有一股特殊的香气。这得益于我们有一片生长了几百年的生态林。”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目之所及,是一片苍茫的林海。 蓝阿周说,他从懂事起,就知道村里有一条严格的规矩:从山顶直至泉水出水口的这片树林,无论何种理由都不准破坏、砍伐。“当了治安主任之后,我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定期到林子里转转,检查树林有没有遭到人为破坏或者病虫侵害。” 这样的规矩是什么时候定下的?蓝阿周说不出具体的时间。他告诉我们,听老一辈说,大约在清朝顺治年间,一群畲族人离开了原住地漳浦,沿着九龙江逆流而上,来到了华安县毕架尖半山腰上的这一处田螺地形“开基”,护林的规矩在那时就定下了。一位老阿伯提及,他家在翻建一处近百年的老房子时,无意中发现先人用来做地梁、房梁的大木头,并不是产自村后的这片山林。因此,村里的老人们坚信,起码在一百年前,村里就有了这条规矩。 那么,畲族的先人们为什么定下这一规矩呢? 在今年59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蓝金福看来,这主要跟村子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官畲村建在毕架尖山的半山腰,与山下的新圩镇垂直距离近500米,地无一丈平,路无三尺宽。”他把笔者带到村口,指着几乎是成60度角倾斜向下的山脊说,“这种先天的地理劣势,蓄不住水,必须要靠树林涵养才能生泉。” 蓝金福年轻时经历过的一件事,让他对这片山林的重要性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大约三四十年前,后山突然着火,尽管村民全力抢救,树林还是被烧掉大半。大火过后,山泉出水量大幅递减。直至几年后,被烧毁的林区陆续修复,出水口才又恢复了原来的水量。“难怪当年祖先要定下这条铁规矩!”蓝金福感慨道。 建房木料山下抬 捡拾枯枝视为盗 在官畲村,无论男女老少都知道,谁要敢去破坏涵养林,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村里的老人说,新中国成立前,如果有谁违反规矩,破坏这片山林,要被“行家法”体罚。后来,体罚废止了,处罚的内容改成了补种和罚款。 处罚有多严厉?蓝阿周举例说,在上世纪90年代,村里规定,砍伐一棵树罚款1000元。1000元在当时相当于一名普通公务员两个月的工资。 由于处罚严厉,加上一代代人的教育传承,村里几乎没有人敢破坏规矩,就是盖房子需要木料,也自觉到山下抬木料上来。 到山下抬木料的辛苦,蓝金福有切身体会。他清楚地记着,2000年之前,村里还没有修下山的公路,到山下的8公里路程全部是羊肠小道。“当时有两家要盖房子,我们几个邻居一起下山去帮忙抬木料。一根5米长的大杉木,4个小伙子合力抬,一路颠簸下来累得全身的骨头几乎要散架。” 拉木头虽然辛苦,但三百年来,一代代畲族村民一直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不管多辛苦,都要把山林保护好。 为了更好地保护山林的良好生态,后来,村里又进一步规定,即使是进入林子捡拾干枯树枝,也不允许,一旦发现,一律视为盗伐。 不过,虽然本村人自觉护林,但外来的盗伐者防不胜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天,当时的村支书无意中发现,树林不知什么时候被盗伐了几十棵。闻讯赶来的村民心痛不已。当天下午,村委会马上召开村民大会,商议决定成立护林小分队,定期巡查。同时,在村小广场前设置大喇叭,一旦发现盗伐者,马上开大喇叭,通知全村人出动制止。 “自从有了护林队定期巡查,就再也没有发生盗伐的事了。”蓝金福说。 山头“戴帽”受保护 耕作严格划底线 官畲村人口不多,田地更少,保护林子与开荒种地求发展,有时看上去像是一对矛盾。改革开放后,一批人急于发展,将一些原先是灌木丛与林子的过渡地带,陆续开荒成梯田。随着茶叶价格一路高涨,村里开荒种植茶叶也一度成风。 “耕地过于靠近山林,肯定会影响到山林的保护。”蓝金福说,他们这届村委上任后,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严格划定耕作底线。 村里专门成立调解小组,负责协调村民在开荒种茶与保护山林之间的矛盾,决定哪块地可以开荒,哪块地不行。 村里还补充规定,不属于保护林区范围的其他小山包,在开荒种植中也必须遵循一条规矩,所有山头必须确保“戴帽子”。“简单来说,靠近山顶,大致一座山三分之一大小的区域,不许开荒种植,那里的灌木丛和原始林一样要保护。”村民蓝木材介绍。 “全村总体山地4000亩,但划定保护的林地就有1600亩。” 蓝金福说,尽管多开辟一亩茶园,村民一年就可以增收上万元,但为了村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山林必须要放在第一位。 几百年来,代代守护。今日的官畲村,因其优越的生态环境而名声大噪。“我们是省级生态村、传统村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出产的茶叶广受追捧。”蓝金福自豪地说。 “一个代代谨守规矩的群体,也必然更懂传承的意义。”蓝金福说,在村里,从孩子懂事时,家里的长辈就开始教导他讲道德、守规矩。近年来村里先后建设了廉政文化广场、凤凰台、畲族文化陈列馆等,收录了村里包括“守护山林”在内的一些口口相传的好规矩,“目的就是要让代代官畲子孙学习好、传承好祖宗留下的这些好传统”。(杨特团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