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贷到款后,甘景荣正在新扩建的桃树林里修剪桃枝。 “普惠金融服务站”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仲春时节,在宁德市古田县吉巷镇芹溪村的一片桃花树林里,甘景荣正在为今年新种植的300多棵桃树压条、剪枝、施肥,这关乎着他未来几年的收成。甘景荣是村里的贫困户,受制于资金问题,他一直没能扩大桃树的种植规模,向银行贷款,又缺乏抵押物。没想到,曙光来了!2016年底,他在当地政府和古田农信社的帮助下,不需要抵押物就贷到了由政府贴息的贷款。“等桃树结果了,我就可以脱贫了。”说到这,甘景荣的表情不禁有点雀跃。 农民富则三农兴,三农兴则社会稳!甘景荣的故事只是我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金融机构积极发挥作用,创新推进金融扶贫,做到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金融需求,精准提供普惠性、差异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精准匹配金融供给和需求,进一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当前,精准扶贫已经进入攻坚阶段,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在福建省金融办、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监局、福建证监局、福建保监局等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我省各级金融机构将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千方百计助力农民脱贫致富,建立健全农村金融脱贫长效机制。 编织精准扶贫网下沉重心服务三农 近年来,我省金融机构发挥主动性,让金融扶贫政策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发展普惠金融是金融扶贫的基础工程,而在贫困地区发展普惠金融,首先就在于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捷度,让便民服务在村里落地生根。 古田县平湖镇富达村是一个畲族聚居村,村里居住了2000多人,兰彭然的便利店就开在村口,为村民提供农资、副食品、烟酒等便利店服务的同时,他的店还是个提供小额支付便利的村口“银行”。自从与古田农信社合作开设“普惠金融服务站”以来,时不时,店里都会有村里的老人来取社保金。“有了农信社这个小额支付便民点,就不需要跑那么远去取钱了,要不然为了每个月100块的社保金大老远跑一趟真的很不划算。”来取社保金的雷先生说道。除此之外,“普惠金融服务站”还能提供福万通卡取款、农民工卡取款、汇款转账、电费缴交、电话费缴交等便民功能。 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福建省金融机构致力于推进对贫困户信用建档工作实现精准识别。截至2016年末,全省已实现贫困人口信用建档全覆盖,60个有千户以上扶贫任务的县(市)扶贫小额担保贷款全覆盖。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继续完善金融支农体制和机制,其中农村信用社稳步推进转制改革,新增3家农村商业银行,目前全省共有农村商业银行20家。村镇银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06年底,全省共设立51家村镇银行,全省县域银行网点3759个,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 有了“点”,就能以点带面。金融扶贫,贵在精准,我省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使得金融机构坚持重心下沉,大大增强了金融服务农村实体经济能力。 降低贷款门槛构建持续“输血”管道 贫困地区贷款通常具有信贷金额小、服务半径大、抵押担保物少等特点,为解决贫困户贷款,我省各地政府与金融机构联动,积极探索金融扶贫的有效模式,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贷款服务,让金融活水滋润贫困人口,形成了“扶贫部门推介+政府增信+银行贷款”的新模式。 早在2013年,转业军人李国来带着妻子从武夷山回到永泰县海拔最高最偏僻的村——紫山村。想着养茶创业的他苦于手中资金不足而求助于邮储银行。经过对李国来夫妻的种茶专业技能以及项目考察,邮储银行永泰支行给李国来及其合伙人发放了一组24万元的联保贷款,渡过了第一道难关。如今,看着眼前的生态茶园,李国来不禁感叹道:“对于我们这样的困难户来说,那一笔脱贫资金真的太重要了。” 无独有偶,在古田县吉巷镇吉巷村,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食用菌产业,施仁菊就是其中一个。2016年8月,眼瞅着就要开始茶树菇种植了,施仁菊的养菇资金还没能得到落实,这时,偶然在街上看到农村信用社“两权抵押”贷款信息的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包片客户经理,没想到没有两证的她,最后用家里宅基地的住房财产权做抵押,同时,以月利率3.625‰的低利率贷到了10万元,种菇的钱,有了! 当前,我省金融机构结合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特色和扶贫项目融资需求,创新推出符合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三农引入金融活水,积极创新小额扶贫贷款,降低利率水平,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合理确定还款期限和方式,为三农的生产发展保驾护航。 提升服务层次 从“输血”到“造血” 产业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方式,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我省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为精准扶贫灌溉活水。 在屏南县长桥镇,天孚菌业是当地的食用菌“龙头企业”,同时,它还承担着精准扶贫的社会责任,在镇政府与屏南农信社联合进行“建档、评级、授信、收集材料”后,对贫困户进行信贷授信,运用“政府+机构+企业+种植基地”的模式带动当地人民脱贫。首先,是提供贷款担保服务,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推介与担保,在贫困户获得农信贷款后,在生产端引导贫困户到天孚菌业的专业种菇基地进行种植,并提供技术指导,由于科学种植等原因,天孚菌业比常规种植方式生产效率高,贫困户在基地内的种植的收入比常规种植收入要高出30%;其次是安排就业,因天孚菌业生产规模较大,对劳动力有一定量的需求,因此为当地贫困户优先安排就业。 从“输血”到“造血”,我省金融机构与各地政府部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把产业扶贫贷款用活用好,有效增强了基层的“造血”能力,对贫困人口脱贫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晓琼) 结语: 金融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各地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果,随着精准扶贫服务的不断升级,各地政府、金融机构、企业都在创造精准扶贫的新模式。落后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17家村镇银行在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设立并开展业务,乡镇实现银行物理网点全覆盖、行政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金融服务盲点基本消除。 在“互联网+”时代,我省金融机构还将加大电子机具布放力度,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善金融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着力打通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