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三支队伍,发挥引导作用 记者在村里看到,新铺的水泥村道干净整洁,绿色的垃圾桶分布在各个角落。来到农民公园,只见这里树影婆娑、绿草茵茵,老人、孩子们三三两两在园中玩乐。 据介绍,在海风社工的努力下,付竹村设立了3支环保志愿者队伍:“小小志愿者”儿童团队、“环保先锋队”少年团队和“环保劝导队”老人团队。 付竹小学四年级学生黄琳琳小朋友说,在社工叔叔的带领下,他们经常参加入户宣传环保、守护美丽家园、校园快乐环保行等活动。她最喜欢参加捡垃圾比赛,“大人看到我们在捡垃圾,就不好意思再乱扔垃圾了”。她还自豪地说,在家里她可以管爸爸妈妈,如果他们没有把垃圾放在指定地点,她就会纠正。她还让家里人买了一个环保垃圾桶放在家门口。 村民林榕老人是“环保劝导队”队员。她告诉记者,劝导队队员利用在家族中的长辈身份,积极做好维护家园清洁的工作。比如,看到哪户人家家门口卫生不太好,老人们就上门聊天,在聊天过程中劝户主做好卫生,对方一般都会接受。 说起张长隆等社工为村里作出的贡献,老人很激动。她说:“小张人缘非常好,他经常到村民家里走访,慰问、帮助困难户。他组织大家做好村里的清洁工作,村里变得干净整洁有他很大的功劳。冬天里有一次,我们几个老人去村部,看到他和同伴的被子很薄,我们都很心疼,从家里拿了棉被给他们盖。他离开时,我们都舍不得,好几户人家都争着请他吃饭呢。” 黄初良说,他感觉社工到村里工作一年后,不但村庄环境变美了,村民也更关心、支持村里的公益事业了。比如,村委会早就打算新埋一条长1公里多的排水管道,但有的村民为了保住自己的杂物房、小菜地,迟迟不肯“让路”。去年12月,村委会开始组织施工队动工埋管,几名热心村民主动去相关人员家中,配合村里的志愿者团队做工作。不久,其中一户人家就主动拆掉杂物房。接着,其他相关村民也自觉为管道铺设“让路”。 激发参与热情,提高自治能力 在付竹村,对于如何做好农村社会工作,记者和温谋富深入交流。 “温老师,这次试点工作为什么要选择以清洁家园为切入点呢?”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城市周边农村正被城市化。在这种‘半农半城’的过渡时期,由于外来人口的进入,农地被企业和建筑用地所取代等因素,农村的社区环境、社会关系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地方的村民公共生活空间被挤压,一些村民对公共事务也缺乏关心。那么,作为农村社工的一个尝试,应当从何入手?我们和付竹村村干部、群众代表进行了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从清洁家园入手。因为这是付竹村面临的最需要改善的问题之一,关系到每位村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卫生问题也不易牵涉复杂的利益纠葛,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 “这次试点的深层次意义,恐怕不只是改善家园卫生吧?” “是的。你可不要小看这卫生问题,它实际上可以从深层次反映出村民意识的城镇化程度、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因为改善家园卫生需要集体的、持续的行动,我们以改善卫生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可以激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增强村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提高社区自治能力,从而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促进新型城镇化。这才是这次试点的真正意义。” “通过第一期试点,你们感到在农村做社会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 “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专职社工难找。在农村开展社会工作,本来就比在城市困难,更何况我省这项工作刚起步,经验不多;再说,农村条件不比城市,社工待遇又不高,所以很难吸引专职社工参加。比如付竹村这个试点,只有张长隆一个人长期驻点,其他社工轮换比较频繁,这不利于维护和村民的良好关系,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总结第一期试点的经验,第二期试点有什么打算呢?” “还是要进一步做好‘儿童团’的宣传、组织工作,更好地发挥他们‘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另外就是要做好老年人劝导队的工作,争取让这支队伍成为能更加有效地维护家园卫生的自组织。因为社工不可能一直在村里待下去,关键还是要靠村民的自治力量。同时,我们打算和村民商议,订立相关村规民约。倡导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垃圾分类也是第二期试点要继续深化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