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时节,一场盼望已久的降雨为北方干渴的土地带来了生机,部分地区旱情得到缓解。然而干旱并未结束,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旱区大部旱情仍将持续。事实上,今年5月以来这场波及东北、华北部分地区的干旱已导致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多省区受灾。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截至5月19日9时,上述3省(自治区)7市24个县(区、旗)203.9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589.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4亿元。 大旱如“大考”。旱情让我们在努力“找水”的同时,也看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短板以及农村抗旱体系的薄弱。然而查找这些年媒体报道不难发现,整个社会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呼声是呈衰减态势的。原因在于,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已经不是单纯的要不要修建农田水利,或者怎样修建和维护农田水利的问题。尤其对于北方干旱地区来说,摆在面前的主要矛盾是即便修了农田水利也无水可用。 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具体而微的,是华东地区的农村。20年前,这里的村庄大都依赖大口井进行农田灌溉,满足人畜饮水,下雨天经常沟满河平。农民们从井里取水甚至连井绳都不用,俯下身去用手臂拎着水桶就能打到水。后来农村主要的灌溉设施由大口井慢慢地演变为机井,开始几十米深就可以满足灌溉需要,进一步发展到上百米也打不出水的程度,大量的枯井废弃在农田里,这都反映出水资源短缺已相当严重。 所以今天要思考的是,目下以及在不远的将来,我们需要怎样一种农业耕作方式或者经营方式,来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民的可持续增收? 水资源危机下,节水农业是唯一可走的一条路。这些年来,大量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包括健全农业节水管理措施,因地制宜确定区域主推技术模式,推广抗旱节水作物品种,推动农田水利设施的兴修和维护等等。发展节水农业的政策越来越有力,投入不断增加。然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从全国来看,相当一部分农户依然在延续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截至2013年底,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52亿亩中,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43%,喷灌、微灌面积只占11%,大水漫灌在农村地区普遍可见。原因何在?关键在于成本,根本的则是产权。 农业节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优化配置农业用水,农业生产和用水结构调整,节水工程措施完善,农机、农艺和生物技术节水措施推广等。单就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来说,也不单是技术问题,而更多的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而与农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劳动者素质以及农村组织形式等密切相关。 一是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是先进的水利灌溉技术和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家庭农场、合作社、大户等经营主体通过土地适度规模集中,有条件大面积修建灌溉设施,使用节水技术和品种,整体上降低农业节水成本。除此之外,精细化节水农业相对散户更易与市场对接,提高产出和收益,进而激励生产经营者。然而这些年来,我国土地流转规模虽然不断增加,细碎化、农户小规模经营的现状并没有根本改变。单家独户分散经营依然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面,节水农业推进困难重重。 二是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与其他农业技术的推广一样,节水农业的实现所必须的一个条件便是高素质的人。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留守农村的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样的劳动力结构很难适应节水农业发展的需要。加上这些年来农民收入结构变化,耕种土地所占收入比重越来越低,土地的分散细碎又导致单家独户节水成本高昂,收益预期低下的情况下,更没有积极性去增加投入或者改进生产。所以行为往往是短期的,大旱之年,农民们竭尽全力抗旱,也不过是几个人合伙打井挖堰,目的也多是保证基本收成。 三是农村社会的组织化。节水技术之用于农业,对农民社会化和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严重依赖。然而包产到户以来尤其是农业税取消之后,村级组织普遍弱化,以前带有公共品性质的通过大中型水利设施来获得廉价灌溉在一些农区不再可能。在北方地区,很多村庄里的灌溉设施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年久失修,排抽蓄能力严重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农户不得不独自面对生产中的基础条件不足,农业经营十分困难。没有基本的农田水利建设,滴灌等节水设施就更难接入。 个体农户不好办和办不好的事情,需要村社集体这类高于农户个体经营层次的组织承担。除了土地流转之外,联耕联种是一条可行路径,只是目前大多停留在耕种收阶段,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少有触及。农民用水者协会在一些地方也有实践,比如川西农村依托都江堰自流灌溉,加上当地保留了较为完善的村社组织来提供廉价并且方便的集体灌溉,农户在缴纳一定水费之后,便不用再担心庄稼被旱死。但是诸如这样的组织目前在全国也无法大范围推开,原因在于长时间资源外流导致的农村自组织能力不足。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村社会组织结构还没调整到位,水资源危机已经摆在了眼前。其实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就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由于关系到粮食安全,水系丰沛地区又供养着大量人口,农业发展方式干系重大、必须转变。这需要国家大面积的支持,需要农业自身生产方式的不断创新,也需要像创客这样的外部力量的介入和撬动。最根本的则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无论是农民的耕地,还是水利设施、田间道路,只有做到产权清晰,才能为适度规模经营、各种农业生产组织的发育提供条件。 农业耕作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也是农村人口不断分化的过程,正确的城镇化道路将有利于这一过程的实现。我国人多地少和缺水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在城镇和农村同时实现适度规模和深化分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选择。如今水和土地已经成为最稀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加快以及拐点的出现又加剧了这种矛盾。大量农村人口有序地向城镇集中,利于生产分工的出现,规模经济的发展,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等理念的普及;农村人口密度下降,对于土地休养生息、生态涵养修复,以及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和农村社会组织的发育也有好处。只是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城镇化的道路也在摸索之中,也就使得上述相关实践还面临不少困难。 单就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来说,也不单是技术问题,而更多的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而与农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劳动者素质以及农村组织形式等密切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