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通讯员 温连光 俞晓芬) 当前,各地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有少数困难群众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如何破题?近年来,龙岩市新罗区以“扶贫先扶志,脱贫先脱愚”为抓手,创新扶贫机制,鼓励贫困户积极获取项目、资金、技术、岗位等帮扶机会,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22日,记者走进新罗区江山镇绿鲜山蔬菜种植农场,一批通过竞争上岗的贫困户正忙着翻整土地、培肥地力。今年3月,“农场+贫困户”扶贫模式在此施行,由江山镇政府统筹各类帮扶资金分期租赁该农场蔬菜大棚基地,按每户1亩免费分配给贫困户,由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通过择优承租,调动贫困户种植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农场统一采购菜种、肥料等,并按市场批发价统一回收蔬菜,产品销售所得,扣除成本后归农户所有。农场兜底,保证农户一年至少8000元的收入。”农场主黄宣深告诉记者,农场还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在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疫病防治、产品销售等方面为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在该模式中,贫困户自愿申请,经村两委、协理员等统一评分,按分数高低择优上岗,目前确定的第一期20余户贫困农户已在今年3月进驻农场耕作。这些贫困户还将接受一年一次的综合考核,考核结果高于基础分的,第二年可以继续上岗;考核结果如有低于基础分的,最后两位退出另外安排。 该镇山塘村贫困户廖如荣,正是竞争上岗的农户之一。“妻子精神残疾,儿子念高中,自己又没技术,只能靠种田、打零工维持生计。免费租地种菜后,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一年还可增加至少8000元的收入,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廖如荣说。 这样的扶贫模式,在新罗区13个乡镇全面推广。大池镇在黄美村、大山村等地各租赁了20亩农田,拟择优租给贫困户用于种植花生;苏坂镇通过与养羊大户合作,让贫困户参与养羊…… 在扶贫新机制下,新罗区秉持“一个也不能落下”的原则,对于没有竞争上的贫困户,开展其他帮扶方式:对于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鼓励其因地制宜发展其他种养殖业,如养蜜蜂、发展茶业,并派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培训课程;对于劳动力较弱的贫困户,政府提供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或介绍到企业从事轻劳动力活;对于肢体残障人士,鼓励小额贷款投资光伏发电项目享受分红福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