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国范围力推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解决农民看戏难问题,加速实现文化小康目标。6月15日,文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方案》进行解读。 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介绍,《方案》的出台是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的实际行动,也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村文化小康的重要举措。 “2017年,广泛动员部署,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戏曲进乡村试点,重点在贫困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等地方先行先试。”张永新说,“2018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在更大范围推动戏曲进乡村工作蓬勃开展;2020年,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通过戏曲进乡村,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按照《方案》要求,要发挥县级人民政府的主体作用,把戏曲进乡村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组织各级各类戏曲演出团体深入农村基层,为农民提供戏曲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促进戏曲艺术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普及和传承发展,促进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 除了政府主导,《方案》还鼓励社会广泛参与。支持农村地区小剧团、戏曲社团和戏曲表演队等多种类型的业余戏曲表演团队发展,增强农村戏曲传承发展的自主服务能力,让农民多渠道、多途径参与戏曲体验,享受戏曲服务。 变“政府端菜”为“百姓点单” 以前,不少地方注重的是把文化“送”进乡村,请一些戏曲团体到村里进行表演,公共财政资金花了不少,实际效果却可能“流于形式”,村民买不买账还另说。《方案》强调,要结合农村实际和当地农民文化需求,选择适合农民观看的优秀传统戏曲艺术作品为群众演出;要完善群众反馈机制,变“政府端菜”为“群众买单”。“如在戏曲节目的选择上,我们特别强调要针对当地的农民需求和当地戏曲资源的特点。”张永新解释,从我国基层实际来看,农村地方小戏比较受欢迎,如山东、安徽等省都将地方小戏纳入到送戏下乡和戏曲进乡村的演出当中去。 演出坚持多措并举,原则上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进乡村演出为主,可以是整台演出,也可以是名段集萃。演出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文体广场和其他具备条件的公共服务设施场地,就近为群众开展服务。在村落密集的地区,鼓励联村演出;偏远分散的小型村落,可采取小分队形式灵活安排。 各地根据县域内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安排和农民的观赏习惯,合理安排演出时间。尽量安排在重要传统节日、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期间,错开农忙、自然灾害和当地举办其他重大活动的时段。 同时,“线下”与“线上”相结合。除了线下演出,还为广大百姓提供线上服务,要求统筹建设优秀戏曲数字资源库,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为农民提供日常的数字戏曲服务。结对子种文化让戏曲扎根农村 《方案》在“送”戏同时,更加注重“育”文化,不仅要促进戏曲艺术普及,还要培育农村戏曲团队,让优秀的戏曲文化在农村真正扎下根来。 《方案》规定,根据当地文化特点和农民群众的欣赏习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戏曲鉴赏、戏曲知识讲座以及名家进乡村等活动,加强戏曲艺术在农村的传播和普及;有条件的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机构,要把戏曲艺术普及纳入日常服务项目,举办戏曲培训,开展戏曲排演观摩、角色和行当体验互动等活动;聘请戏曲专家、非遗传承人和知名戏曲票友作为文化志愿者深入乡村讲解戏曲知识,开展戏曲辅导。 张永新说,鼓励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与农村戏曲团队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对农村文艺人才进行传帮带,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和表演能力,带动当地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同时,结合“阳光工程”“春雨工程”和“大地情深”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培育戏曲志愿者队伍。(记者蒋培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