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社引进陶艺DIY产业,深受游客欢迎。 郑伟明 摄 东南网6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潘抒捷 林世雄 通讯员 黄旋旋)花团锦簇,树影摇曳,一抹朝阳照进厦门海沧街道青礁村院前社,温馨和谐。从过去一个贫穷脏乱的拆迁村、空壳村,发展成游人如织的两岸特色旅游观光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台味浓”的闽台生态文化村,社区治理、特色小镇的典范……这个人口不到800人的小村庄用不到3年的时间变了大样。 “2014年,是院前社的转型年。转变的,不仅仅是村子的实时空间外貌,更有村民的精神面貌。”37岁的村民代表陈俊雄自豪地说。 留住乡愁,拆迁村美丽大变身 院前社“美丽蜕变”最初的动力,仅仅是村民想留住村子,留住“乡愁”。 2014年以前,院前社几乎是一个“空壳村”,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故乡打拼。彼时,这个“田地荒废、污水横流”的小村庄已被列为拆迁村。“如果咱们村拆了,以后我也不回来了,老家都没了,我还回来干吗?”在西安打工的堂哥陈跃民春节回村时说的一句话,让陈俊雄莫名惆怅,那就是“乡愁”。 那时候,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当年3月,在目睹了同样是海沧小村庄的西山社在共同缔造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陈俊雄深受触动。 “咱们村如果也变得那么美,是不是就不用拆了?”那天晚上, 陈俊雄和村主任这么聊起来。他感觉到,机会来了。春节一过,他便和村主任跑街道、跑区里,“全村人都支持共同缔造,给个机会别拆,我们村也能很美”。最终,区里给出半个月的期限,表示:“把主要村道整理好,就考虑列为共同缔造试点村。” 回到村里,陈俊雄和村主任挨家挨户去聊天,做工作。担心村民反悔,他带领村里的年轻人在得到村民同意后立即行动起来,一天之内就把主要村道沿线的猪舍鸡舍都拆了,房前屋后整理干净,还种上些漂亮花草。这样的高效率让大家都“吓到了”。经过他们的努力改造,很快传来消息,村子不拆了,还列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村,村民们都乐了。 2014年3月开始,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清扫房前屋后的垃圾,为花坛砌上鹅卵石、在荒地种上一畦畦菜苗。为了拓宽村道,许多村民让出了自家的菜地、空地、鸡舍、猪舍、牛舍、鱼塘等场所来建设美丽家园。如今,不少原先的卫生死角变成了景观优美的休憩点,村民们还贴心地修了木桌、木椅供人休息。村中的两处曾严重污染的池塘已清淤完毕,村民在四周修砌挡墙,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这两处水塘边上修起了木栈道、建起了凉亭,原本的臭水塘变成村中老少休闲聊天的好去处。 青年回乡创业,“空壳村”焕发新活力 2014年,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发展基金会的规划师李佩珍受邀来到院前社,作为社区营造专家参与社区建设,从此便再没离开过。 在她看来,造村先“造”人,院前社最重要的还是“人”的转变。为实现“人”的转变,院前社分两步着手。 第一步,先梳理村里的文史资源。院前社邻近保生慈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青礁慈济祖宫,又地处“开台王”颜思齐的故乡青礁村,青礁村仅宋代就出现过18位进士,占到海沧历史上进士总数的一半。除了颜氏家庙及云溪堂、岐山宫外,村里还保留着39栋闽南古厝,规模大,也很是精美。李佩珍说,通过对先人文史资源的梳理,建立村民的文化认同,从而增强大家的文化自信和对本土乡愁的认同。第二步,就是从本地人,尤其是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入手,通过共同缔造的过程,让他们在投工投劳的过程中提升自信。事实证明,对人的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年轻人办事的效率得到了村里长辈的肯定,终于不是老人眼中的“不良青年”了。 对于陈俊雄来说,他思考更多的是,“周边村子都在共同缔造,院前社要怎么突出才能吸引人?”“百姓富,生态美”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要让村民先尝到富起来的滋味,生态美的工作就容易多了。院前社向有“厦门菜篮子”之称,陈俊雄就想发掘院前社能种菜、种好菜的好传统,把村里的闲置土地利“盘活”起来。 陈俊雄深知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他凭借自己的好人缘和强大的号召力,把在村里这群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召集起来,“这样人力成本最低”。 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用陈俊雄的话说,就是“搭平台让他们有事做,‘画个饼’让大家有盼头”。 2014年5月,寓意“慈济、生态、缘分”的“济生缘合作社”就在一群“发小”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声中诞生了,陈俊雄成了理事长、社长。他们把村里闲置的田地搞成“城市菜地”,像开心农场那样,租给城里人。“小伙伴们”真变了,干起活来让陈俊雄都吃惊。“早上6点就到菜地,肩挑手扛的,原本一个个白白嫩嫩的,很快晒得比我还黑。”短短几个月,成效来了,“城市菜地”大受城里人欢迎,村民收入也多了,原本自种一亩地一年也就3万元收入,现在能有8万元。 “以前天天地里忙,现在照料很简单,经常可到朋友家泡泡茶,轻松多了。”村民苏德海说,如今自己摆脱了繁重的体力活,变身“城市菜地”顾问,指导市民如何管理菜地,大家都喜欢向他请教“种菜经”。 在这过程,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他们在“城市菜地”的基础上,延伸发展出DIY、农家乐等项目。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发展,院前社不断整合城市菜地、保生慈济祖宫景区、古民居和发展对台文化交流的乡村休闲旅游,凤梨馆、民宿等产业发展也风生水起,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而李佩珍更是琢磨,能否借鉴“打工度假”的概念,吸引台湾青年到院前社等海沧村庄里打工度假,深度融入大陆百姓生活,融合两岸同胞的心灵情感。 当前,院前社正立足社区书院,弘扬耕读文化,通过本土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优秀家风社风的示范带动,全面提升村民人文素养。院前社还通过修缮使一幢幢古民居焕发出新的生机。大夫第成了社区书院国学讲坛的教室,每周末,院前社的孩童们在这里学习闽台童谣、手偶剧表演、手工制作、绘画等。书院墙上展示着各种闽台慈济文化及颜氏宗亲文化,这里已然成为一个乡愁展览馆。 院前社的变化,正是海沧特色小镇建设的缩影。据了解,海沧区采取“专业设计团队+国企运作主体+专业运营团队”模式建设特色小镇,让村集体和群众从发展中受益。通过“村庄生态风貌+原有特色文化+现代特色产业”,海沧区拟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为实现全区“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有机融合积累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