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菌渣四处堆放,甚至随意丢弃在河道中;如今,黑木耳菌渣被部分回用到菌棒中,且黑木耳产量品质与对照相当,同时节约成本10%左右。 黑龙江省海林市光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光伟,以及他合作社的64名社员,是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菌渣回用与新型基质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最大的受益者。 “多年来,我们合作社始终与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综合试验站及岗位科学家保持密切联系,将体系先进的技术和成果第一时间在合作社进行推广应用。”张光伟说。 “菌类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食用菌废料,比如废弃的菌棒、塑料菌袋等,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对土壤、水源、空气等造成严重污染。”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综合试验站站长王延锋告诉记者,“在既不耽误农民种食用菌致富,还要让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便是体系开展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的意义所在。同时,对于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价值和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光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黑木耳种植大棚内,一排排菌袋已经开始发出黑木耳的菌芽,有的长势很旺,有的则相对要弱一些。“这是因为每一排都是一个黑木耳菌渣回用试验,菌渣替代的比例不同,导致黑木耳出芽情况有所不同。”王延锋向记者介绍了黑木耳菌渣回用的处理方法,“我们发现在第一茬黑木耳收获之后,这些菌渣中的营养成分还比较高,于是我们就将它与一些新的材料进行混合,从而制成二次食用菌基质,在灭菌接种后进行二次种植。目前,试验结果显示,菌渣最高可替代到50%,而以替代30%为最佳。” “黑木耳从种植到采摘需要3-4个月,每平方米23个左右菌袋,每个菌袋产干耳一两左右,根据市场价格每斤60-80元计算,每平方米产值可达140-180元。”而根据王延锋测算,利用黑木耳菌渣回用技术所生产出的黑木耳,营养价值与利用其他基质生产出的黑木耳是相当的,而这些被二茬利用的菌渣则可节约10%以上的生产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