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先后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连续实施了农村幼儿园改造项目和新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建设项目,学前教育办学条件特别是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目前学前教育仍然是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已成为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最短板”。普惠性幼儿园数量缺口大,幼儿园“大班额”现象普遍,教师队伍建设及保教质量等相对滞后,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农村幼儿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数量不足,幼儿“入园难”。据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75%,其中城市地区已接近100%,而农村地区(镇区和乡村)大约只有60%左右。目前农村学前教育承载力依然不足,幼儿园覆盖率不够,很多贫困村没有设置符合国家要求的学前教育机构,适龄幼儿进入幼儿园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存在很大困难。有的幼儿只能被送到非正规的托管场所,或留在家里接受隔代教养,也有的只得早早离乡到乡镇或县城就读,大大增加了农村家庭经济负担。 二是质量不高,幼儿“发展难”。近年来,在推进“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进程中,农村地区幼儿园覆盖率有所增加,但办园质量整体偏低。突出表现为班级规模大、园所环境差、教师专业能力弱等问题。首先,生师比超标,“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其次,室内外环境及卫生较差,玩教具投放不足。很多农村幼儿园园舍破旧、基础设施落后,教室采光、桌椅、玩具架、盥洗和如厕用具以及整体卫生状况等普遍较差。室内玩教具配备不足,图书数量和种类少,户外体育活动器械极其缺乏,沙地、水池、种植园地更是极为少见。再次,教师专业能力弱,班级管理和课程安排“小学化”。农村幼儿教师的来源和学科专业相对复杂,一部分教师并非学前教育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特别是在作息制度安排、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专业性不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农村学前教育基础薄弱,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幼儿园建设主体职责不明确,经费偏少难保障。农村学前教育没有纳入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幼儿园办园经费一直靠“以幼养幼”的办法解决。但是由于很多农村地区幼儿少、收费低,“以幼养幼”根本解决不了农村幼儿园的办园经费问题。二是教师短缺、待遇低。三是家庭式幼儿园有待规范。 学前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笔者建议,一要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各有关部门在教师编制、工资保障、经费投入、园舍规划等方面要加大重视力度。二要强化乡村两级投资办学主体责任意识和教育部门的主管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尽快把农村学前教育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出台兴办农村幼教的优惠政策,努力形成有利于农村幼教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三要切实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把乡村幼儿园教师纳入全额事业编制,在招考中小学教师的同时,增加指标,从幼师毕业生中公开招考一批乡村幼儿园的教师,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四要建立新型、稳定、多元的农村幼教工作投资体制。充分利用乡村闲置的校舍,把乡村幼儿园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建立多元的社会投资机制,继续坚持政府办园和社会办园“两条腿”走路。通过强化教育教学评估“一定办园等级、二定收费标准”的基础性依据作用,切实增强教育教学评估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同时,不断加强联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努力规范社会力量办学。(秦风明) |